|
近日,在武平县东留镇同盈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内设立的人大代表联络点,一系列围绕民生实事的意见征集会正接连举行。这个看似不大的站点,已成为代表联系群众、倾听民声、解决难题的关键枢纽,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近年来,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东留实践”,东留镇人大主席团紧紧围绕“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的目标,持续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点的规范化建设与效能提升,使其成为群众反映诉求的“前沿窗口”、代表履职尽责的“实干平台”,推动一批民生实事精准落地。 规范建设 筑牢履职阵地 阵地建设是履职基础。东留镇人大主席团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实用实效”原则,严格对照“十有三公开”标准,科学推进人大代表联络站的规划与建设,持续优化空间布局、完善设施配套、健全制度机制。依托集镇所在的同盈现代农业专业合作社增设联络点,进一步明确了其作为民意“直通车”、民生“工作站”、民心“连心桥”的功能定位。
通过公开代表接待信息,完善接待流程、走访调研与议事协商机制,群众现在更加清楚“什么时候反映、向谁反映、如何反映”。标准化建设推动联络点从“有形覆盖”迈向“有效覆盖”,为代表履职提供了坚实支撑。 精准履职 畅通民意渠道 联络点的价值在于“用”。通过固定接待、开门议事等多种方式,联络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确保民意渠道畅通、群众诉求有回音。
旧集镇圩场曾是周边群众反映强烈的“老大难”问题。因紧邻国道,摊位杂乱导致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安全隐患频发。集镇兴达超市负责人邱金祥通过同盈人大代表联络点,将群众希望搬迁圩场的呼声传递给了驻点代表王炜。王炜迅速组织调研,系统梳理民意并向上级反馈,为东留镇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联络点积极搭建协商平台,推动群众建议融入新市场的选址与规划,有效凝聚共识,助力新农贸市场顺利建成,彻底解决了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在大阳公路施工期间,封侯村村民何忠远因出行与运输受阻,来到联络点反映困难。驻点代表钟茂钦实地走访后,及时向镇党委政府提出“拓宽并硬化临时便道”的建议。建议获采纳后,代表们持续跟踪建设进度,推动便道迅速通车,既保障了工程推进,又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实现了项目建设与民生保障的双赢。 效能提升 激发内生动力 “村里的路灯全都亮起来了,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感谢人大代表为我们解决了大问题。”10月23日,大明村村民王华荣走进代表联络点高兴地说。和他一起同行的黄坊村村民黄如良也表示:“我们村重新铺设了自来水管,现在用水稳定多了,太感谢你们了!”在群众眼中,联络点真正建到了“心坎上”,是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民心桥”。 东留镇人大代表紧贴中心工作与群众关切,推动联络点功能从“被动接待”向“主动服务”延伸,建立“收集—研判—办理—反馈”的民生诉求闭环处理机制,确保群众每一个诉求都有落实、有回音。通过将分散的民意系统整合为集中的治理效能,进一步激发了代表的履职活力,也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
“人大代表联络站已成为一条高效的民意畅通‘快车道’,推动了新市场搬迁、大阳公路建设、黄坊村水管改造、大明至小溪段道路重铺等10多件民生实事的解决。”东留镇人大主席谢奎春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化代表联络点建设,让代表履职有平台、有方法,能为发展建言、为人民担当,为建设和美东留持续贡献人大力量。”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