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9日,武平县水稻田碳减排试点项目首笔碳减排量交易成功完成,厦门珏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56.56元/吨的价格,从武平县万安镇下镇村村民委员会购得17.68吨碳汇产品,交易总金额1000元。 此项目由福建环融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碳减排量开发,交易通过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完成结算与注销,所购碳减排量将用于企业自身碳中和。 此次碳减排量交易的成功,得益于武平县在碳资源全循环利用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创新实践。近年来,武平县充分利用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的契机,积极推动碳资源开发项目落地。其中,稻田碳减排试点项目便是重要举措之一,是我国首单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生物菌抑制水稻甲烷排放技术碳减排量开发项目。项目施用土壤菌株EC11,与特制富勒烯树脂管道组合,有效抑制甲烷菌的生长,从而显著降低稻田的甲烷排放量。同时,项目采用无人机甲烷传感器和激光扫描监测系统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收集与分析稻田CH₄排放数据,实现了甲烷排放的精准监测。试点数据显示,在85.6亩试验稻田中采用新技术的稻田亩产提升约14%,甲烷减排量达25%-30%,年均减碳达25.52吨,每亩折合减碳0.3吨,按当前市场价可新增17元生态权益收入。 武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水稻田碳减排试点项目碳汇交易的成功,是武平县在生态价值转化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未来,武平县将继续深化与各方的合作,不断完善碳汇交易机制,加快推进碳资源全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同时,将以此次交易为契机,进一步挖掘农业碳汇潜力,探索更多元化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助力乡村振兴和绿色低碳发展。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