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新闻网 >新闻资讯 >
山绿、人美、日子红 武平城厢“五多五同”深化林改共富“答卷”
2025-08-27 15:41:41 谢思棋 李亚鹏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陈荣香  

青山叠翠,产业兴旺。在武平县城厢镇,一片片山林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二十多年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农民真正成了山林的主人。如今,面对林地分散、经营效益不高等新挑战,当地通过创新经营模式,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的绿色发展新路。

8月26日,在城厢镇汾水村东坑里家庭农场,农场主钟国明正在林间喂鸡,这片郁郁葱葱的山林,已成为他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我们利用山林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和果园种植,每年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钟国明笑着说。

这家家庭农场采取“林下养鸡+果园采摘”的发展模式,年出栏优质土鸡2万余只,种植水蜜桃、梨等果树近100亩,形成了集生态养殖、水果采摘、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发展模式,实现了“以林养禽、以禽促林、林果结合”的良性循环。

在金桥村福雄林场,连绵的油茶林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林间除草管护,为丰收做准备。

“我和几位股东2010年共同承包了1000多亩林地,通过股份制经营,种植油茶850亩。现在年产茶油8500公斤,年产值136万元,年利润约60万元。”林场负责人李培群介绍,油茶产业不占用耕地,一次种植多年收益,既保持了水土,又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城厢镇礤文村的牛畲里共富林场则是探索“合作经营、共富共享”模式的生动缩影。该林场创办于2004年,总经营面积达2110亩。在经营过程中,始终坚持“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原则,实行“个人经营+合作经营”模式,合作经营部分则按比例与农户进行分红。

林场负责人李福明介绍,“2002年林改以后,我们家家户户都有分到山。因为当时分到的山面积比较小,比较分散,单家独户联合起来造林难。我们通过合作经营,将分散的林地整合起来进行规模造林,三年时间就造了1580多亩。通过三次的采伐,收回成本180万,分给农户30多万。”

牛畲里共富林场的实践,有效破解了林地“小而散”、单户经营难、投入不足等难题,实现了从“分山到户”到“联户共富”的转变。目前林场正计划发展林下种植,带动更多农户种植香菇、木耳、灵芝等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增加收入。

这些创新实践是城厢镇深化林改,推进林业共富的生动缩影。城厢镇以“林业共富”为目标,依托共富林场服务平台和配套政策保障,全面推进“五多五同”发展模式,目前已带动上千户农户、林户致富增收,绘就了山绿、人美、日子红的共富新图景。

“我们将持续紧扣‘多元主体同谋发展’‘多种类型同步开发’‘多层空间同时利用’‘多式联营同频发力’‘多重收益同享成果’的‘五多五同’模式,打通生态价值转化路径,不断促进‘林上增值,林下拓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的融合,推动林业高质量的发展。”城厢镇林业站站长林光坤表示。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36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涉企网络侵权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