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武平县十方镇,一条条看似普通的村规民约,正悄然撬动乡村治理大格局。近年来,该镇以村规民约为抓手,通过自治、法治、德治深度融合,在产业发展、乡风文明等领域实现突破,绘就出一幅村美、人和、业兴的新图景。 “围桌夜话”共谋新发展 夜幕降临,黎畲村文化会客厅内灯火通明,大伙正在为近期荷香田园周边景观亮化提升工程、松山顶道路硬化提升工程等几个项目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我觉得可以把荷香田园的池塘利用起来,建个小型水上乐园!”“松山顶道路硬化后,我们出行都方便多了。”“荷香田园那里的水车有些破旧了,建议更换一个新的。”围坐的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热闹地讨论着,为黎畲村乡村振兴提供“新点子”,村干部们认真聆听,将村民们的意见一一记录在本子上。 自新修订的村规民约公开后,大伙更愿意“掏心窝子”说话了,把村里的事当作自家事,团结一致让黎畲村发展得更好。 “三句箴言”唱响新风尚 “现代婚姻要从简,高价彩礼要改变,不给真爱添瑕疵......”2025年春节期间,十方镇多个村将自编自导自演的移风易俗“三句半”搬上“农家欢·村村乐”村晚的舞台,台下群众纷纷点赞叫好。编演者从村规民约入手,把倡导孝老爱亲、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内容融入到“三句半”中,让文明新风潜移默化吹入每个人的心中。 “我县被确认为全省第三批婚俗改革实验区后,我们想着用方言表演一个移风易俗‘三句半’,没想到成效还挺好的,老百姓们都很认可。”集贤村妇联主席李龙玉满面笑容地说道。 “文明集市”传递新理念 十方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还积极推广“村规民约+志愿服务”模式,利用圩天等人流集中时间节点“走街串巷”“摆摊设点”,将文明新风传递至千家万户。从街头巷尾到田间地头,处处都有“小蜜蜂”宣讲员传播移风易俗的身影,让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浸润百姓心田,为营造良好乡风文明贡献“志愿力量”。 从“要我做”到“一起议”,从“立规矩”到“成习惯”,十方镇各村以村规民约“小切口”入手,用“小公约”书写基层治理“大文章”,让文明之花绽放在十方大地上。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