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基础,突出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的示范带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探索一条老区苏区山区县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武平实践”,县委县政府决定在2025年开展“工业质量提升行动”。为进一步宣传、推进、深化活动,县工业质量提升行动指挥部办公室联合融媒体中心推出“聚焦‘工业质量提升’”专题访谈栏目,这期推出《武平县市场监管局:“柔性监管”+“信用修复” 双轮驱动助力企业腾飞》。 在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如何保障产品质量稳定提升,规范市场秩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成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命题。市场监管部门就像工业领域的“守护者”与“引航员”,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管手段与政策引导为工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今天,我们邀请武平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刘志禄介绍如何通过柔性监管与信用修复双轮驱动,为“工业质量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刘局长,在推进‘工业质量提升行动’中,市场监管局如何通过‘柔性监管’减少对企业的干扰并提升监管效能?以及在柔性执法方面又如何平衡监管刚性与企业发展需求呢?” “我们始终秉持‘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理念,将阳光执法融入企业监管,着力构建‘轻打扰’服务体系。 检查频次管控上,除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领域外,执行‘随机抽查、最少频次、合并检查’,降低中小微企业检查频次,并避开生产高峰期。监管结果运用上,创新推行统一供货连锁企业同款同批次产品抽查结果通用制度,避免重复抽检以节省企业成本,实现‘一次检查、结果共享’的监管效能提升。数字化监管上,将推行‘综合查一次’与‘扫码入企’,整合多部门检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切实做到对市场主体‘无事不扰’。 同时以柔性执法为核心抓手,打造包容审慎监管生态。一方面,建立柔性执法清单,明确‘首违不罚’‘轻微免罚’范围,今年已有5家企业适用首违不罚政策;另一方面,整治违规执法,清理‘乱收费、乱检查’等行为,杜绝违规异地执法;最后,推行‘教育引导+限期整改’模式,以教育替代部分处罚,减少企业信用风险,实现‘执法+服务’双赋能。” “‘信用修复’是企业重塑发展信心的关键环节,市场监管局如何通过‘信用修复’服务助力企业‘轻装上阵’的呢?” “我们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信用修复机制,为失信企业打通‘重生通道’: 提供全流程便捷服务,指导企业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平台、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等线上渠道提交修复申请,安排专人对接材料审核、整改指导,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今年已为32家因逾期年报、公示信息不实等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信用修复’切实赋能企业发展,帮助企业恢复招投标及融资资格。我们还探索建立‘信用修复+质量提升’联动机制,将修复与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建设结合,推动企业质量升级,让信用成为企业发展的‘金名片’。 通过‘申请-审核-整改-公示’信用修复闭环管理流程,我们既坚守监管底线,又以柔性帮扶助力企业重回正轨,形成信用监管的良性循环。” “在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培育方面,市场监管局如何通过构建信用评价体系,引导工业企业诚信经营、提升质量的呢?” “我们以‘诚信筑基、质量赋能’为目标,系统化推进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培育,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 多维度宣传培育:线上通过公众号发推文、设材料下载专区;线下在市场监管、工业园区、行政审批所等地点设展板,结合知识产权宣传周等宣讲,覆盖工业企业70余家。 精细化服务指导:组建专班入工业园区‘一对一’走访,现场解读政策、指导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助力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规范化评价流程:制定以‘社会信誉良好’等为核心的10项细则,严格按照‘宣传培育→企业申报→初审→部门联动→公示→表扬’六阶段推进。今年6月启动报名,计划11月表扬,目前已收到20余家企业的申报材料。强化示范引领,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