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走进武平县武东镇红英家庭农场,只见一排排现代化兔舍整齐排列,一只只膘肥体壮的"福建白兔"正悠闲进食,农场主练红英正在检查兔群生长情况。 作为武东镇首个规模化养兔示范场,农场引入了自动化养殖系统,不仅实现自动喂料、自动清粪、环境控制等环节的自动化管理,大幅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让白兔的养殖效率和产品品质到显著提升。 “产品主要销往本地及广州、梅州等地,除了作为肉用兔送往餐桌,更有大批白兔作为实验兔售往各医学院及制药实验室。”练红英为此算了一笔账,农场现有存栏母兔800余只,存栏商品兔8000余只,年出栏3万余只,年产值可达150万元。 福建白兔,也称为梁野白兔,是武平县地方特色品种,2014年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近年来,武东镇将“福建白兔”特色产业作为推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通过实施“短平快”养殖项目,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新动能。 推动可持续发展,保种育种少不了。作为武东镇“福建白兔”产业的另一支柱力量——武平雪纯农牧有限公司(福建白兔保种场)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公司专注于种兔繁育与肉兔养殖。 “一只母兔一年能繁殖6窝左右,每窝5到8只小兔,90天左右就能出栏。”保种场负责人饶荣华介绍,目前保种场白兔存栏保持在3000余只,产品包括满月兔、肉兔及种兔等,产品主要销往武平本地及上杭市场,年出栏白兔约2.4万只,年产值达120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23年以来,为进一步拓宽脱贫户增收渠道,武东镇积极实施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福建白兔”养殖项目,鼓励脱贫户及农户利用房前屋后闲置空间发展白兔养殖产业。红英家庭农场和雪纯农牧公司为农户提供兔苗、技术指导和疫病防控服务,并保底回收,确保农户“养得好、卖得出”。 如今,武东镇的兔笼不仅装满了农户的希望,更串联起生态养殖、科技兴农与共同富裕的实践密码。2024年,武东镇共有12个村57户脱贫户及一般农户参与“福建白兔”庭院经济养殖项目,户年均增收超8000元。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