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在全国林改策源地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林下紫灵芝种植基地,村民们正忙着搬运菌棒、挖坑覆土。今年,该基地计划新增种植面积100亩,并首次采用每亩500棒的高密度种植模式,较传统方式提升5倍,在节约用地和人工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单位产量。 新鑫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荣辉是基地的负责人,他正尝试用透明育苗罩替代传统小拱棚。这种新型罩体结构不仅能防涝防虫,还能通过顶部孔洞设计调节湿度与二氧化碳浓度,为紫灵芝生长创造更稳定的微环境。 罗荣辉介绍,“这个透明育苗罩是淘宝上淘回来的,一块钱一个,可以重复使用。在这种环境下生长的紫灵芝,菌脚更长,品相更好,市场认可度更高。” 种植现场,县林业局专家正指导村民在坑洞喷洒生物制剂,以防治白蚁侵害。作为紫灵芝种植的主要虫害,白蚁啃食菌棒会严重影响产量。为此,基地与省林科院合作,划分12个试验区,开展不同生物制剂的抗白蚁效果对比研究。 罗荣辉说,“我们这个基地是有机基地,不使用任何的农药肥料。除了生物防控,我们还采用粘虫板、诱虫灯等物理防治手段,确保产品通过有机认证。” 新鑫农业拥有1600亩标准化紫灵芝种植基地,形成了从菌包培育、林下种植到深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其产品已通过中国GAP认证、有机认证及气候优质农产品认证,主要销往广东市场,去年销售额达900万元。 “目前我们的紫灵芝供不应求,除了自产,还向周边农户收购,加工成灵芝茶等产品。”罗荣辉表示,公司通过参加展会、发展经销商、与电商平台合作等方式拓展市场,“养生健康产业前景广阔,我们的产品在老龄化趋势下接受度非常高,需求持续增长。” 近年来,万安镇立足生态优势,深化林改“武平经验”,重点发展林下紫灵芝产业。通过发放种植补贴、提供技术指导、培育产业带头人等措施,当地已形成“千亩核心种植区+加工展销区”的产业格局,建成5个特色种植基地、300亩标准化示范区及2个孢子粉采收基地,推动产业向集约化、标准化迈进。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