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在武平县发现花榈木野生种群,分布面积约2公顷,这是我省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的花榈木野生种群。 该种群分布于海拔356~411米,与枫香、木荷、杉木等混生,呈连片分布。种群中胸径大于5厘米的植株有38株,平均胸径达12.9厘米,最大胸径为25.3厘米。此外,林下还分布数十株幼苗、幼树,自然更新良好。 花榈木为豆科红豆属常绿乔木,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其木材致密质重,纹理美丽,是细木家具的珍贵用材。其根、叶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消肿功效。因分布区域狭窄,野生资源少,现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易危(VU)等级。 为圆满完成国家“十四五”任务,根据国家林草局部署和《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监测工作方案(2024—2025年)》要求,我省要完成花榈木等9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监测任务。自2024年实施监测以来,在清流县、邵武市、柘荣县、武平县、长汀县、德化县等县(市)发现少量花榈木种群,种群植株数量一般少于10株,平均胸径小于10厘米。本次发现如此大面积、多株数、大胸径的花榈木野生种群,在我省实属罕见。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