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新闻网 >新闻资讯 >
旅居武平我来说 |廖雪涵:农旅融合“酿造”乡村振兴新愿景
2024-11-04 11:01:00 饶燕玲 兰秀连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林向荣  

武平县东留镇农业“返乡能人”廖雪涵不仅酿得一手好果酒,还将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蹚出了一条在乡村发展产业的新路径。

“一二三产融合是一场双向奔赴。政府为我们完善周边设施,我们就大胆尝试农旅融合。”11月1日,廖雪涵告诉记者,武平县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不遗余力为新农人建好保障机制,推动公共服务更好更快覆盖农村,让新农人在乡村振兴舞台上纵横驰骋。

“农村发展是一个大方向,身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武平人,始终割舍不掉家乡情结的我,心中很早就埋下了回乡创业的种子。”2011年,廖雪涵毅然辞去厦门的高薪工作,回乡发展。她系统学习传统黄酒酿造技艺,针对传统客家米酒糖分高、保质期短、不适宜长途运输等问题,廖雪涵进行技术创新,实现脱糖脱菌、真空包装,自此进入酿酒行业。

2018年,廖雪涵在东留镇黄坊村成立福建梁野久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数月实验,最终成功研发出“百香果味黄酒”,成果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其中维C含量的突破获得省重点科技项目成果立项。如今,廖雪涵的公司已经成功研发出芙蓉李气泡水、芙蓉李鲜酿、芙蓉李白兰地等果酒类型,促进了1万多亩芙蓉李稳定种植,保护价收购59户脱贫户销售芙蓉李,通过建设“花果山农旅基地”,开展农旅和大研学等特色研学课程,直接解决了126名周边劳动力就业问题。

2022年,廖雪涵开始做农业研学,至2023年底,她经营的武平县东留镇黄坊田园乐园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其中,县外的游客占80%以上。她告诉记者:“目前来看,东留镇黄坊田园乐园的发展形势良好,我也逐渐把重心转移到‘水墨阳民’的运营上。”


今年1月份,廖雪涵来到中山镇阳民村,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盘活村集体闲置资源,以“竹”为媒,以“文”为魂,着手打造“以竹代塑”应用场景示范园,精心打造一座集休闲、旅游、研学、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文化会客厅——“水墨阳民”,让昔日的沉寂角落摇身一变,成为了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创意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新地标,为竹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廖雪涵以“村企农”合作的模式,发挥了企业联农带农作用,预计年底阳民村可实现村集体增收50万元。

“乡村振兴并非一蹴而就,一定要立足于百姓,以村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广袤的武平大地,处处涌动着乡村振兴的热潮与希望。在谈及未来的规划思路,廖雪涵表示,她将结合武平县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上提到的思路与理念,依托公司加强与周边特色观光景点和产业的连线,将休闲观光线路拉长,通过观赏体验将周边景区串点连线成片,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推动旅居武平深度发展。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36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涉企网络侵权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