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平县万安镇以入选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为契机,立足区域特色优势,紧紧围绕“返乡入乡新农人·数联和美新农村”总体定位,积极探索富民产业发展机制,深入实施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推村民致富、村财增收。 强轴聚能 统筹成片 万安镇通过置换流转村集体闲置资源和生产要素,破解乡村空间离散难题,梳理农业产业空间,聚焦示范展示核心,塑造空间特色新格局。 集镇片区打造以“趣味时尚新农人·农旅融合新农村”为主题的农趣融合区,通过土地流转、入股、租赁等形式,盘活闲置的原五里小学、原中心幼儿园、原粮站等,建设新农人创业工坊、特色产业中心等项目,发展瓜果蔬菜、农旅田园,催生新业态,让空间活起来。 捷文片区打造以“康养运动新农人·生态有机新农村”为主题的生态康养区,通过“我有青山”主题馆、灵芝科研基地、捷文荷塘栈道、千亩有机灵芝基地等项目,提升紫灵芝产品科技含量,强化灵芝品牌宣传推介,推动灵芝产业发展壮大。 产业延伸 融合发展 万安镇持续做大做优做强紫灵芝等特色产业,以“科技化、生态化、品牌化”拓前端、强中端、连后端,打造智慧生态全产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科技化助力上游研发,依托捷文灵芝科研基地项目,构建研发紫灵芝、林下中药材种植技术、育种的科研体系。生态化促进中游生产,以碳资源全循环利用助力改良林下经济土壤层和灵芝菌棒,提高林下人工干预仿野生种植技术和小拱棚技术的标准化应用程度,使紫灵芝生产提质增量。品牌化推动下游销售,通过壮大“一村一品”,发展“地标文旅”,持续打响特色农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目前,捷文村(灵芝)、上镇村(养蜂)、五里村(蔬菜)成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有效带动农业产业实现提质增效。 目前全镇灵芝种植规模达7000余亩,成功入选福建省省级农业产业(灵芝)强镇。 自我造血 共建共富 万安镇有效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的作用,建立“政府配套服务、企业市场运作、基层全程参与、多元共同受益”模式,强化村集体“自我造血”功能。 捷文片区通过建立“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打造紫灵芝、富贵籽等林下特色种养基地10个,成立专业合作社5家、村级公司1家。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9.6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01年的1600元,增长至2023年的33680元,增长超20倍。 推广运用“三三制”,推动共建共享共富。万安镇上镇村石燎阁林下养蜂基地首创“三三制”养蜂助残模式,已帮助192名残疾人和338户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了就业问题。 万安镇将重点实施紫灵芝全产业链项目、新农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项目、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及流通通道建设项目、数字智慧系统开发建设项目、碳中和生态社区试点试验项目、和美乡村提升项目、粮食安全保障及土地集约高效可持续利用项目等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12个,总投资约2.13亿元。截至5月9日,已完成招投标10个项目,均已进场施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串点连线成面,打造整田护林织水成网的乡村产业发展新风貌,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