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新闻网 >新闻资讯 >
武平:“林长制”促“林长治” 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2024-04-18 15:27:20 李良英 王展雄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陈荣香  

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近年来,武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理念,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通过压实林长责任、强化源头管理,全力书写绿色文章,推动林长制工作“全面见效”。

巍巍青山,离不开护林员的巡山护。万安镇捷文村林员李始珍和他的伙伴每天要上山巡护几回,通过拍照、视频、语音的方式将巡山情况上报至福建省林长制智慧管理平台。

李始珍说,我的日常工作就是每天去巡山护林,及时地去发现并制止乱砍滥伐、违法占用林地、违章野外用火的一切违法行为,并做好病虫害的测报,及时用巡护手机将巡护事件上报,保护好森林资源。

推行护林员网格化管理是落实林长制工作的重要举措。武平县创新护林员“乡聘、站管、村监督”管护新机制,在全县建立“县--村”三级护林巡护网格化管理体系。全县林地面积324.7万亩,共划分网格427个、护林员372名、对全县生态林和天然林统一进行网格化管护。每个护林员配备巡护终端,将巡护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到巡护平台,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置”。

万安镇副镇长、副林长肖俊鸿介绍,“围绕林长制运行、森林资源保护管理等工作,通过强化林长巡林督导、狠抓护林网格化管理,万安镇的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发展。”


武平县聚焦“护绿”“增绿”“用绿”,努力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全市率先实行县级“林长+”联席会议制度,创设县级林长“一带三”机制,持续深化“林长+警长”“林长+检察长”“林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推广林业无人机运用,完善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体系和“一网格一林长一警长一护林员”护林网格巡护责任体系,打通森林资源管护“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植绿增绿行动,2023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30873亩,森林抚育75821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53766亩,同时创建省级森林乡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2个,十方镇梅坑村蕈树古树群获评福建省第三批最美古树群。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6512亩,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实现“双增”。此外,武平县借林发力,依托当地森林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特色产业。2023年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60.33万亩,实现产值46.89亿元;其中紫灵芝种植面积3.5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紫灵芝生产基地。同时,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产业稳步推进,森林康养旅游接待游客338万人次,实现产值14.19亿元。

武平县林业局局长刘俊文表示,“下一步,我将继续落实落细林长制各项工作,深入作答林改六问,扎实开展以多方得益、多式联营、多重服务为重点的三多改革试点,强化林改系统集成,在更高层次实现‘生态美、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36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涉企网络侵权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