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县持续推进就业扶贫政策的落实,拓宽就业渠道,出台扶贫车间奖补办法,鼓励企业在各乡镇和社区创办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 ,变“输血”为“造血”,为脱贫户稳定增收提供就业保障。 日前,记者来到城厢镇的幸福里家园,一幢幢高楼布局合理,小区里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在小区的扶贫车间里,工友们正忙着赶制衣服。 幸福里扶贫车间按照“楼上住人、楼下就业,生活工作两相宜”的理念设计,由上海必靓服饰有限公司武平分公司创办,以服装加工为主,设立岗位20个,招工对象以小区搬迁对象尤其是脱贫户为主。目前已吸纳11个脱贫户在车间实现稳定就业,每人年均可增收15000元以上。刘美华就是其中的一位,她是城厢镇长居村人,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和扶贫车间提供的就业岗位,日子越过越红火。 刘美华说:“住在这里才发现老人看病、小孩上学都很方便。我家楼下就有个扶贫车间,家门口就业,收入也稳定,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幸福里家园小区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理念实施,目前安置了全县17个乡镇易地扶贫搬迁、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地质灾害搬迁、库区移民搬迁共584户2583人。 城厢镇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林红东说:“我们这个小区是全县的安置小区,居住着全县十几个乡镇的异地扶贫搬迁对象。为了让这些扶贫搬迁对象能够就地就业增加收入,我们镇政府引进了这个扶贫车间,为贫困劳动力增加收入,实现生产、工作两不误,确保这些异地扶贫搬迁的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编辑:陈梅英 审核:林向荣 程荣伟 终审:刘凌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