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新闻网 >新闻资讯 >
新华网:“山海协作”17年!思明、武平携手走出帮扶新路子
2021-03-22 17:35:06  来源:思明快报  责任编辑:陈梅英  

今天,新华网刊发《闽宁协作新模式破除帮扶鸿沟》一文,讲述思明、武平、彭阳三地携手首创“1+1+1”工作模式,用“三方”合作实现工作效率、资源利用和协作效果的利益最大化,避免“帮扶鸿沟”。

 

◇闽宁协作首创“1+1+1”工作模式,避免“帮扶鸿沟”

◇要无缝对接乡村振兴并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持续地输血、造血,还需有长效机制确保东西部扶贫协作行稳致远

◇加快从帮扶向协作转型,让西部地区融入国内大循环

 

在“后脱贫时代”如何做到帮扶“不刹车”?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这成为东西部扶贫协作中的必答题。

近年来,闽宁扶贫协作模式屡屡出新,福建厦门市思明区在对口帮扶中首创了“1+1+1”工作模式,有效避免了“帮扶鸿沟”效应,为脱贫之后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带来借鉴。

 

从“高铁拉慢牛”到“穷兄弟互帮衬”

 

东西部扶贫协作,东部既向西部供血,又为其造血提供帮助。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无论是供血还是造血,西部地区都面临“怎么学”的难题。

“如果我们直接学习厦门的经验,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记者多次赴宁夏固原市彭阳县采访调研,这是从扶贫干部口中听到的最多的担忧。

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厦门市思明区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尤其是财政总收入超过380亿元,已连续五年位居福建省各县(市、区)首位;而彭阳县经济总量仅为69.66亿元,财政总收入为2.47亿元,两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

2017年,彭阳县的东部扶贫协作单位由漳州市漳浦县变更为厦门市思明区,这一变动旨在帮助彭阳实现更高水平的脱贫。事实证明,两地“联姻”的努力没有白费。2019年4月,彭阳县正式脱贫摘帽。

脱贫之后,如何保证帮扶“不刹车”,如何让“思明经验”能够长久地帮助彭阳实现高质量发展?

思明区将眼光放在了另一个省内帮扶对象武平的身上。作为全国首个“林改县”,武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彭阳更加接近,这也使两者之间有更强的互补性,进而营造更大的协作空间。

2020年6月,在思明区的撮合下,时任彭阳县委书记赵晓东赴武平县调研学习农村电商发展经验。随后,彭阳县借鉴武平县电商物流发展经验,建成了彭阳县农产品展销对接中心。2021年1月,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年货节”在彭阳县农产品展销对接中心如火如荼地展开。记者探访发现,展柜里摆满了黄酒、香醋、小杂粮、果脯等彭阳特产,二楼8个直播间设备齐全,主播们通过网络直播“线上带货”。

“有政府背书,直播带货效果很好,我们公司已经直播了5次,每次销售额有5000多元。”彭阳一家养鸡企业负责人王兵说,在中心运营“初试水”期间,彭阳县内农产品企业、合作社等都可免费使用直播间。

“武平和彭阳有相似的农业基础,一些产业数字化的升级经验先‘取道’武平,再‘转输’彭阳,最大程度避免了‘帮扶鸿沟’效应。”思明区委书记廖华生说。

 

武平

 

思明

 

彭阳

 

从“1+1”到“1+1+1”

 

在彭阳县和武平县脱贫后,既要实现“零落差感”的高质量发展,又要实现跨区域协作的效益最大化,成为“1+1+1”模式的工作侧重点。

在输血、造血和扶智方面突出“一区”牵引作用。思明区与彭阳县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已4年,与武平县开展“山海协作”已达17年。思明区借助财政优势,已累计向彭阳县和武平县分别拨付帮扶资金超3500万元和1亿元。

“一方面通过共建高新产业园、打造农村电商等方式加强输血,另一方面也向武平和彭阳同等派出扶贫专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廖华生说,“一区”牵引的核心是把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方向,在财政输血的同时,以数字化产业升级手段“借力打力”,突出在帮扶造血和脱贫扶智上下苦功。

突出“两县”联动的“零落差”和“零时差”。“彭阳是宁夏的东南门户,武平是三省通衢,两县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也有相似点。我们两家‘一南一北’,就像失散多年的兄弟。”赵晓东认为,彭阳和武平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近,这也是“1+1+1”模式合作的基础。相较于思明经验对于彭阳的“高不可攀”,同年脱贫的武平经验则是可以“拿来即用”,可以让西部地区脱贫后的高质量发展少走弯路。

用“三方”合作实现工作效率、资源利用和协作效果的利益最大化。作为闽西南协同发展区的龙头城市,厦门与漳州、泉州、龙岩等地已有多年的党政联席会议机制的基础。在“1+1+1”模式中,思明、彭阳和武平跨地区建立三方联席会议机制,以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同时,思明探索利用数字化资源带动彭阳和武平的农村电商、云教育和文化旅游产业“走深走实”。

 

(思明、武平、彭阳三方党政联席会)

 

从“帮扶”转向“协作”

 

脱贫之后要无缝对接乡村振兴并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持续地输血、造血,还需要有长效机制确保东西部扶贫协作行稳致远。

多位受访基层扶贫干部建议,应加快从帮扶向协作转型,利用“1+1+1”模式让西部地区融入国内大循环。

“北方和南方产业不同,但有互补性;市场不同,但有互动性。消费扶贫更侧重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则要走市场的路子。”彭阳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旭建议,东西部扶贫协作下一步的重点要放在产业互补和市场互动上,充分发挥“1+1+1”模式在工作效率、资源利用和协作效果上的优势,让西部欠发达地区利用“零落差”的现有经验,在国内大循环中获得“一席之地”。

其次,为扶贫挂职干部提供“菜单式”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干部能力。基层扶贫干部建议,加大对干部的短期培训力度,根据西部地区和当地干部需求,开展文化旅游、社会治理、电商服务等专题培训,提高精准性和针对性。

“要让基层干部提高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带动群众投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武平县政府党组成员、思明区挂职干部何邵昆提出,借助“1+1+1”机制,多面向基层干部提供“经验输转地”的挂职和培训机会,现身说法带动当地群众提高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

同时,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由“面”向“点”下沉,探索在社区、乡镇层面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彭阳县扶贫办主任陈宗惠说,过去东西部扶贫协作更多是省际和县域之间交流,有些帮扶措施在落地时不够细化,需求和帮扶匹配不够精准。他建议由政府牵线搭桥,在两地社区、乡镇等“基层细胞”之间建立帮扶关系,鼓励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主动性,互学互鉴,拓展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广度和深度。



编辑:陈梅英

审核:林向荣 程荣伟

终审:刘凌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36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涉企网络侵权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