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十月,稻浪翻涌。位于武平县十方镇黎畲村的百亩再生稻示范片迎来丰收。10月29日,受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邀请,中国科学院谢华安院士等专家对“优质绿色高效水稻育种攻关与产业化开发”项目中的“内10优7185”再生稻再生季产量进行现场测产验收。
测产现场,专家组随机抽取3个田块进行机械收割,开展实地面积测量、称重和水分测定等工作。根据实测结果,经去除杂质并统一折算为标准干谷含水量后,该品种再生稻再生季平均亩产达到392.9公斤。这一结果充分验证了“内10优7185”作为新一代再生稻品种所具备的强劲再生力和高产性能。
“内10优7185”为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综合头季与再生季的表现来看,‘内10优7185’丰产性很好,食味品质优良,抗性表现良好,其再生力尤其强劲,展现了广阔的推广前景。”谢华安在测产现场点评道。
“这个品种我们是第一次尝试种植,头茬8月份收割,现在收割第二茬。”十方镇黎畬村再生稻示范田负责人蓝伟明从种植实践角度给予了高度评价,“从目前种植的情况来看,它不光成熟期短,再生能力强,抗虫性、抗病性也都很好,而且特别符合我们‘稻-再-油’的种植模式。现在刚好也符合冬种油菜的时节,良好的利用了温光资源,我们总体上非常满意。”
武平县将再生稻作为稳粮增收的重要抓手。目前,全县共推广种植再生稻3000多亩,其中示范面积1200余亩。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