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筑牢制造业基础,突出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的示范带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探索一条老区苏区山区县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武平实践”,县委县政府决定在2025年开展“工业质量提升行动”。为进一步宣传、推进、深化活动,县工业质量提升行动指挥部办公室联合融媒体中心推出“聚焦‘工业质量提升’”专题访谈栏目,这期推出《武平县总工会:“维权+赋能”双轮驱动筑牢工业质量提升人才基石》。 产业工人是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仅关乎劳动者的切身福祉,更是提升工业质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这期,我们邀请武平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邱东方介绍县总工会维护产业工人权益,为武平“工业质量提升”夯实人才基础、注入创新活力的经验做法。 “邱书记,县高新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作为全省‘园区枫桥’示范单位,在职工维权方面都有哪些创新举措呢?” “武平高新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于2021年5月建成运行,是县总工会重点打造的职工服务阵地之一,也是福建省总工会首批‘园区枫桥’示范单位。在职工维权方面,我们创新推行‘一二三四工作法’,着力打造职工维权‘快速通道’。 一是‘一体推进’强服务。整合县总工会、高新区管委会、人社局、法院等部门资源,形成普法宣传、矛盾调处、司法裁决、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信访接待、困难帮扶、经侦联络等8大功能,实现职工诉求‘一站式’解决。 二是‘二级分解’提效率。对劳动纠纷实行繁简分流,简单案件直接转办,复杂案件联席研判,平均办结时长压缩30%。 三是‘三步处置’稳大局。建立‘基层调解—仲裁确认—法院执行’的闭环机制,确保调解结果落地见效,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四是‘四化机制’促和谐。通过实施‘维权一体化、调解多元化、资源共享化、服务普惠化’的‘四化机制’,形成了矛盾纠纷综合立体式服务体系。基地建成以来,园区劳动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了43%,‘园区枫桥’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新时期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力量,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骨干力量,县总工会是如何发挥产业工人的作用来助力‘工业质量提升’的?” “武平县总工会紧紧围绕县委‘两大行动’要求,成立新型显示产业链工会委员会,积极发挥工会职能,多措并举、重点发力,充分调动广大产业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助力全县‘工业质量提升’。 一是推动‘能级工资’改革。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动‘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协商,鼓励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贡献大者多得,着力提升产业工人薪资待遇水平,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新动力,增强职工在企业中的归属感和获得感。推行‘能级工资’改革以来,5家试点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近12%,材料损耗率下降近7%,工人工资提高近10%,实现了企业与职工的‘双向奔赴’。 二是开展技能培训与竞赛。通过‘培训+竞赛’模式,围绕以新显产业为首位的‘3+N’产业体系,启动‘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全年计划培训1000人,新增职业技能证书700个以上,组织劳动技能竞赛20场次,其中新显产业10场次,参赛技术工人超1000人次,实现企业素质和产业技术工人技能‘双提升’,为‘工业质量提升’提供人才支撑。 三是发挥劳模工匠示范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以‘身边榜样’带动技能提升,实现劳模工匠的技术专长与企业的技术需求精准对接,打通职业晋升通道,引导企业培养技能型人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