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平县留镇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聚焦群众关切的高价彩礼、丧葬陋习等问题,通过“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创新举措,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为了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东留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开展“移风易俗大讲堂”活动,用方言快板、身边案例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解厚养薄葬、婚事简办的好处。 “以前办一场白事要花好几万,现在村里红白理事会有了规定,负担轻多了!”谈起移风易俗带来的变化,东留镇黄坊村村民老王深有感触地说。 同时,东留镇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阵地,将移风易俗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经常化。通过开展“我们的节日”“健康义诊”“群众性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宣传移风易俗理念,让移风易俗的观念深入人心。 为确保宣传无死角,东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者开展集中宣传、“敲门行动”,与村民拉家常、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分享身边的文明新风案例,提高大家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志愿者上门耐心解说;对外出务工人员,则通过各村微信群推送政策宣传内容,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 “移风易俗不是一阵风,而是要形成长效机制。”东留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结合乡村振兴,持续深化文明乡风建设,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绘就文明和谐新画卷。”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