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方案需要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动态调整,这个病例我们要特别注意药物敏感性问题。”4月16日上午,武平县医院内科诊室前已排起长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简称中山三院)肿瘤内科学科带头人吴祥元教授仔细查阅着患者的病历资料,身旁围坐着医生认真记录。吴教授边诊疗边教学的模式,让每个病例都成为生动的教学现场。 同样来自中山三院的关节外科带头人王昆教授则在开展复杂性髋关节置换术,而在神经血管外科诊室里,武平籍省级专家林元相教授正用乡音安抚焦虑的患者…… 这两年来,越来越多的武平群众发现曾经一号难求的“专家号”正变得触手可及。 “国家级专家常驻、省级名医云集”这正是武平县医院抢抓政策机遇,创新引才机制结出的硕果。通过国家战略帮扶与主动引才双向发力,这家山区县医院正书写着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国家战略赋能 共筑老区医疗新高地 2022年,随着《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的批复实施,广州与龙岩医疗对口合作正式启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简称中山三院)作为国家卫健委直管的“国家队”医疗力量,与武平县医院建立深度对口合作关系,让优质医疗资源跨越山海,惠及老区百姓。 吴教授团队创新建立了“线上+线下”全方位帮扶模式:每周三下午,一场跨越千里的“云端学术盛宴”准时开启,吴教授团队与武平县医院肿瘤科医生通过远程系统开展业务学习。两年多先后为30多名疑难肿瘤患者提供远程会诊。这种双轨帮扶模式显著提升了武平县医院肿瘤专科的整体水平。 王昆教授是个基本每月都要往返武平的“飞行专家”,两年多已往返武平县医院16次,单单手术示教就已累计完成21例复杂关节置换手术。不仅开展门诊看诊300余人次、疑难病例查房35次,还开展了专题讲座3场次。这种“手术带教+理论培训”的全方位帮扶模式,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在武平,越来越多的患者告别了长途跋涉的求医路,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国家队”级的优质医疗服务。 自2023年对口合作开展以来,中山三院已累计派出50批350余人次专家团队驻点帮扶,通过门诊诊疗、手术示教、教学查房、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将国内顶尖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深深扎根在武平这片红土地上。 与此同时,武平县医院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山海协作”也取得新突破。2024年两院组建呼吸与危重症专科联盟,武平县医院选派10余名技术骨干赴厦进修,并柔性引进骨科王少杰教授开展技术指导,成功实施了关节镜下全内后交叉重建术等新技术项目。 这一持续20余年的医疗协作,正为老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主动引才突破 筑巢引凤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在借力国家政策和区域协作的同时,武平县医院主动出击,打出“乡情牌”“事业牌”“机制牌”,近两年成功引进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林元相教授、福建省立医院儿科林新富教授等9名省内三甲专家,形成“政策输血”与“自我造血”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023年,全国“白求恩式好医生”获得者林元相名医工作室正式落户武平县医院神经血管外科。这位从武平走出去的医学专家,自2017年起就定期来武平县医院开展疑难病例门诊和复杂手术示教。 工作室成立后,先后引进动脉瘤手术、三叉神经痛手术、脑肿瘤手术等多项高难度技术,开展疑难手术100余台,远程会诊100余例。在林元相教授的带领下,神经血管外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跻身龙岩市县级医院前列,并于2023年成功获评龙岩市县级临床重点专科。 “能为家乡医疗事业尽一份力,这是我的责任。”武平籍儿科专家林新富满怀深情地表示。 作为省内生长发育领域的权威专家,林新富定期返乡坐诊,为武平的孩子们带来健康。他通过“定期随访+远程指导”服务模式,让生长发育患儿不再需要长途奔波。据统计,自林新富返乡帮扶以来,县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量同比增长215%,累计服务患儿超300人次,为武平县儿童健康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过国家帮扶“强根基”、山海协作“补短板”、主动引才“锻长板”的战略布局,让武平县域内就诊率在全市同级医院位居前列。这场“借外力”与“强内功”的双向奔赴正为武平县域医疗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