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新闻网 >新闻资讯 >
“绩”“技”“新”“点”四维发力 武平推动“能级工资”改革
2025-03-17 15:35:26  来源:县总工会  责任编辑:陈荣香  

为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进程,顺应企业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等现实需求,武平县总工会积极推动“能级工资”专项集体协商,旨在通过指导企业进行工资分配制度革新,强化技能提升、创新创造、创先争优的价值导向,构建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薪酬分配体系,激发产业工人的内生动力,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赋能加持,促进武平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园区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和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企业对技能型产业工人的需求日益迫切。武平县企业普遍存在产业工人工资水平相对较低、薪资增长机制不完善、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等问题,导致企业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产业工人。为此,县总工会积极推行“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聚焦“绩、技、新、点”四大核心要素,鼓励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创新者多得,着力提升产业工人薪资待遇水平,帮助企业破解人才短缺难题。

深入企业调研摸清需求

武平县总工会组织调研小组,深入行业、试点企业开展调研活动。与5家重点企业、30余名产业工人代表面对面交流,发放问卷600余份,广泛收集产业工人的新需求新期待;与企业高层多次沟通协调,了解企业发展现状、人才困境,争取企业经营者的支持和配合,达成开展能级工资协商、建立能级工资体系的共识。同时,对同行业企业薪酬体系进行调研,掌握行业薪酬标准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符合实际的能级工资制度提供参考依据。

组建专业团队提升协商能力

武平县工会充分发挥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工作机制,县总工会、县人社局、县企联、县工商联四部门紧密协作,召集相关企业35名工会主席、业务骨干进行能级工资集体协商业务培训,有效提高综合素质和协商能力。从工会专干、劳动法律监督员、律师志愿者、专职集体协商指导员中选拔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组成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为试点企业提供全程指导监督,保障协商质量和效率。

搭建协商平台促进双向沟通

武平县总工会充分发挥引领协调作用,多次组织试点企业召开协商会议,促进双方深度交流和沟通理解,构建平等、开放的对话平台。鼓励企业方阐述经营成本、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对工资调整策略的影响,鼓励职工方围绕工作强度、技能提升、绩效贡献等方面表达对工资增长的合理期望,通过多轮次沟通协商,共同寻求双方利益平衡点,形成企业与员工和谐共赢的能级工资制度方案。

“绩”“技”“新”“点”综合发力激发活力

一是以“绩”评效。针对以往“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消极现象,设立成品报损率、合格率等关键绩效指标,定期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对完成当月任务的业务人员给予营销奖励。2024年福建喜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建立考核机制评选优秀员工并给予表彰,有效带动了整体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二是以“技”促奖。针对产业工人受学历、资历、岗位等限制“不能、不会、不敢用”现象,推行以“技”促奖激励机制。通过开展技能竞赛,设立学历补贴、技能津贴,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传帮带”培养技术骨干,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福隆(龙岩)电子有限公司连续3年开展技能竞赛并参加外部竞赛,形成你追我赶的浓厚工作氛围。

三是以“新”增薪。针对企业创新氛围不足的问题,实施以“新”增薪措施,对参与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并成功申请专利的员工,按补助金额的5%~10%给予项目组成员奖励。龙岩大北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禽兽多靶点低耐药高效替抗减抗的技术”项目组发放4万元奖金,有效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

四是以“点”定酬。针对普通员工缺乏归属感、参与技术革新意愿低的问题,建立“金点子”奖励制度,鼓励普通员工对日常生产、管理活动提出创新建议,发现、举报安全隐患等,给予相应奖励。福建茂增木业公司普通员工提出的使用三级板排板提高废材使用率的建议获得采纳并实施,奖励600元,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试点企业通过探索实施“绩”“技”“新”“点”多维能级工资奖励制度,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空间,为企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行制度以来,5家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近12%,材料损耗率下降了近7%,工人工资提高了近10%,实现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36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涉企网络侵权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