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勤春来早,春播春种忙。2月26日,在武平县十方镇彭寨村宏信家庭农场育秧工厂内,一条自动化育秧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摆盘、撒土、浇水、撒种、盖土、出盘……整个流程不超过30秒。不一会儿,在生产线的末端,就已摞好了一个个秧苗盘。 宏信家庭农场负责人赖文达介绍,今年农场计划种植早稻350亩,采用工厂化育秧技术后,每天可播种约4500片秧苗盘。“从整地、放秧盘到暗化处理,整个育秧过程仅需5天即可完成,比传统种植方式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赖文达表示,工厂化育秧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武平县农业农村局不折不扣落实省、市、县水稻扶持政策,围绕强农惠农政策宣传、粮油生产任务落实、春季农作物田管指导、春耕生产物资储备和保障供应等重点工作,组建5个指导服务工作组,深入各乡镇(街道)开展春耕服务,通过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农机等“五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十方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兰光生说,“早稻育秧是水稻生产的重要环节,苗床要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田块,播种时要先精耕整地,同时也要注意浸种催芽育秧播种技术。春耕期间,我们农技人员也会持续下乡,指导种植户科学化育秧,全力保障春耕生产。” 据了解,武平县今年计划早稻种植面积8.2万亩、中稻种植面积5.8万亩、晚稻种植面积20.8万亩。为确保粮食生产任务顺利完成,武平县将全年粮食和油料生产目标细化分解到各乡镇、村,坚持“稳粮食、增单产”两手发力,端稳粮食饭碗。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