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龙岩市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以视频形式发布了乡村文化会客厅logo,并向永平镇帽村村等10个市级“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试点村发放乡村文化会客厅统一标识。会议的召开为武平县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将优质文化资源高效送达基层,提供了新的指引。 永平镇宣传委员申豫闽表示,“下一步,永平镇将牢牢把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着力点,聚焦塑形铸魂、聚合文旅业态、聚力乡村治理,用活用好红都前哨文化大礼堂、客家祖屋竹苞松茂,持续开展红土初心讲堂、夜间讲习所、青年成长营、小蜜蜂宣讲等喜闻乐见的文化体验、研学团建和理论宣讲活动。同时以乡村说事室、休闲议事长廊为载体,常态化开展‘小事长廊说’‘大事祖屋议’活动,打造集文化展示、理论宣讲、研学交流、乡村治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文化新空间。” 武平县拥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今年以来,武平县以实施“古建唤醒”计划为抓手,建成了一批乡风文明、活动丰富、特色突出、品牌响亮的“乡村文化会客厅”。通过选取永平镇帽村村、东留镇黄坊村等19个行政村(社区)作为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试点,鼓励乡村盘活现有资源,大力推广利用古祠堂、古民居、闲置资产活化重构,有效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等现有场所,让广大村民享受便捷、多元、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增强乡村群众的精神力量和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东留镇黄坊村党支部书记钟添林表示,“黄坊村将持续深化资源整合,按照‘1+N’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重点是持续完善东留‘两溪一库’骑游步道建设,加快推进市级非遗东留捶鱼传习所和‘共享黄坊’品牌建设,探索乡村运营官和乡村合伙人机制,培育一批文旅能人,积极举办芙蓉李文化旅游节、非遗传承研学,深化芙蓉李文创 ,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动力。” 武平县在实施“古建唤醒计划”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古建筑的修缮和保护,还在各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中融入“乡村说事室”“红领巾小课堂”“网信新农人之家”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元素,常态化开展“农家欢村村乐”乡村春晚、水果采摘节、田野音乐节、七夕骑游、魏侃夫民俗文化等固有节庆、品牌赛事等文化惠民活动。同时,结合古建筑保护、客家文化、姓氏文化、非遗传承等知识,策划生动活泼的沉浸式研学旅行产品,吸引中小学生参加研学体验。通过引进第三方团队项目化打造、市场化运营乡村文化会客厅,开设特色餐厅、民宿、非遗手工坊等,不断培育懂经营、会策划、善管理的人才团队。目前全县有6人入选福建省乡村文旅能人或带头人,其中2人入选文旅部乡村文旅扶持项目带头人。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