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森林食品、林下经济,不断挖掘培育“森林粮库、钱库。”依山水而滋,以森林为养,说到森林食品、林下经济,武平的象洞鸡曾亮相金砖国宴。 近年来,武平县立足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生态资源优势,把森林当“宝库”,大力发展象洞鸡特色产业,提升武平象洞鸡品牌知名度,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在武平县中堡镇梧地村半山腰处,有鸡舍藏于林木间,撒一把玉米粒,成群冠红羽黄的鸡从四面八方跑来。这是武平独具特色的鸡品种——长有胡须的“象洞鸡”,其历史可追溯至约200年前。2010年,经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审核,象洞鸡被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象洞鸡拥有别具一格的外貌特征,公鸡身披棕红或金黄红色羽毛,母鸡则呈现土黄与麻花色,单冠三叉,颔下无肉垂,而是长有独特的放射状胡须,因此被俗称为“胡子鸡”。武平象洞鸡全程放养在富含负氧离子的生态氧吧以及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等优质环境,以自然食材为食,保留了天然野性,善于奔跑,甚至具备飞行能力,历经至少180天的成长周期。因环境优越、运动量充足、饮食健康,成就了武平象洞鸡尤为鲜美香弹、回味浓郁、肉脂率低、嚼劲耐炖的品质。 这些浑身腱子肉的象洞鸡于2017年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成为具有国家认证的地标性特色品种。同年,又走进了厦门金砖会晤的宴会厅,成为“金砖会晤宴请用鸡”。2018年,福建日报专版推出长篇报道《林下飞出“金凤凰”土鸡变身“致富鸡”——聚焦武平象洞鸡的腾飞路》象洞鸡养殖成福建省全省致富典范。2019年,“武平象洞鸡”亮相央视《丰收中国》节目,进一步提升了其知名度。象洞鸡以“氧吧中的跑步鸡”这一形象深入人心,向全国消费者展示了独特的武平风味。 近年来,武平象洞鸡产业在政策及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取得显著成效。存笼约356万羽,预计全年出笼象洞鸡687万羽,鸡肉产量约755万吨,并列入福建省肉鸡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推动象洞鸡产业品种选育、屠宰加工、品牌建设等方面发展。保种扩繁方面,目前运行象洞鸡保种场1家,扩繁场3家,保种扩繁企业4家,确保种鸡保有量约5万羽,并引进广东墟岗黄种业集团提升种苗质量。产业链条逐步延伸,福建远耕食品有限公司开发出象洞鸡熟食预制菜系列,提升产品附加值,全产业链预计总产值可达20亿元。 为进一步打造优势产业,武平县委县政府加大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力度,规划象洞鸡区域公用品牌系统建设,打造武平“中央厨房”,进一步提升象洞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