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桂飘香时,秋风习习。在这样舒适的季节,武平法院立案庭收获了一个好消息——8起金融系列纠纷案件成功调解。 8起纠纷,牵涉百万欠款 这是一起看似普通的金融纠纷案件。蓝某、钟某、凌某、王某(化名)等9人于2023年间在某信用社办理贷款140余万元用于生意资金周转。后因几人资金断链无法按时偿还借款本息,无奈之下,信用社将几人诉至武平法院,要求其立即偿还本息。 经武平法院法官深入了解发现,这些名字的背后,是跨越广东梅州与福建武平两地、年龄普遍偏高且面临数字鸿沟的群体。在这个数字化时代,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不会使用智能设备而面临诸多不便,尤其是在处理金融事务时更是力不从心,加之资金使用情况的复杂性,使得这些金融纠纷如一座座大山,横亘在他们面前。 两地调解,上门听取诉求 2024年9月,武平法院联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武平监管支局、龙岩市银行业保险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服务中心武平工作站迅速响应,组成调解团队,受理调解委托。 调解团队兵分两批,前往武平县大禾镇及广东梅州市,开启跨越山海的调解之旅。面对当事人不会使用网上操作的现实,法官和工作人员深知解决此类纠纷,不仅需要专业的金融法律知识,更需要耐心与细心,及对老年群体深切的同情心,因此采取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上门服务。 他们带着满满的诚意、专业的态度,走进当事人的家中,用朴素的语言和真诚的笑容,拉近双方距离,耐心听取每一位当事人的诉求与困惑。 定制方案,妥善解决纠纷 调解团队沟通后发现,纠纷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与误解。了解到此情况,法官及工作人员抓紧时间,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详细解释合同条款、利息计算方式及还款责任等金融知识,消除当事人的疑虑。从情感入手,用身边的事例和温暖的话语,促进双方的理解。 当事人蓝某含着泪说:“这个钱投资到厂里,结果经营亏本,现在实在没办法还钱。” “大哥、大姐,别担心,我们这次来,就是帮大家解决问题的。”工作人员握着蓝某的手,耐心安抚。 面对当事人的疑惑,调解人员做细致、耐心解答,并根据每位当事人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灵活的还款方案。 经过多轮调解,双方当事人同意根据还款方案还款,8起涉及金额总计达140余万元的金融纠纷案件最终得以圆满解决。 这8起案件,如同一根根细线,串联起的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老年群体特殊关爱的温度。调解的成功,有效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