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新闻网 >新闻资讯 >
武平桃溪:做好“三茶”文章 茶旅融合带动强村富民
2024-10-10 15:15:54  来源:闽西党旗红  责任编辑:陈荣香  

眼下,武平县桃溪镇的新宝茶业、如金茶场等茶叶加工厂机器轰鸣,青茶翻滚。摊晾、杀青、揉捻、干燥......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生产秋茶。

“八闽炒绿看武平,武平绿茶看桃溪。”桃溪镇有着悠久的种茶、制茶历史,是武平绿茶核心主产区。该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提出的“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重要指示要求,通过组建“绿茶产业”联合党总支,开展“跨村联建”,策划实施了总投资6000余万元的“茶旅融合”项目,推动茶产业全链条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茶旅融合特色商务镇。


聚焦产业富民  做精做优茶产业

桃溪镇以绿茶产业党总支为龙头,对6个茶叶专业村实行“跨村联建”,探索“绿茶产业党总支+企业(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为党建富民强村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依托山水资源做好“+旅游”文章,引入漫乡文旅公司、如金茶叶等公司进行运营管理,将茶寮露营基地、桃澜茶院、桃澜茶坊、老茶厂等茶旅项目串点连线成片,形成集观光、休闲、露营、游玩、品鉴、研学为一体的旅游体系,以产业振兴推进村集体和茶农双增收。2023年,6个村种植绿茶面积1万亩,实现产值2亿元,村集体收入从2016年的36.5万元增加到134.9万元,茶农户均增收3万元。


聚焦科技赋能 “芯片”驱动茶科技

针对茶树品种这一茶产业的“芯片”,桃溪镇绿茶产业党总支依托百茶园育种基地,与省农科院茶科所合作,引进梅占、福云6号、乌牛早、黄金叶等九大品系108种优良茶树品种进行试种,并选育出适合桃溪种植的茶树品种作为武平绿茶主流树种。依托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引进培育省、市茶叶科技特派员2人和非遗传承人4人,对武平绿茶加工工艺进行传承和改进,促进“武平绿茶”品质提升。近年来,在龙岩市各类茶事评比中,桃溪茶企获得茶王六连冠,参与历届“中绿杯”名优绿茶评选荣获1个特金奖、16金37银的好成绩。


聚焦文化赋魂  大力弘扬茶文化

聚焦文化传承与保护,深入挖掘、利用“茶文化”内涵,讲好客家“茶亭”“煎茶食”等“茶清”文化故事;强化文创产品开发,打造武平绿茶文化IP“茶小桃”,连续举办八届茶文化旅游节,让“客家茶乡”文化品牌更加响亮。活化利用闲置资产“桃韵楼”“茶韵楼”,结合周边景观节点空间,打造集文化交流展示、绿茶研习体验、休闲食宿为一体的茶文化会客厅——桃澜茶院,拓展了武平绿茶品牌影响力。


目前,桃溪镇已实现茶产业链“十百千万亿”目标(即茶叶商标16个、茶企及合作社31家,优良茶树品种108种,年产量1800吨,茶园1万余亩,全产业链总产值约2亿元),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国特色炒绿之乡、福建名茶之乡、省级特色商务镇等一系列国字号和省级荣誉。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36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涉企网络侵权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