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上午,首届全国氧吧经济交流大会在黑龙江伊春举行。会上,武平受邀上台向全国分享经验做法。 武平地处闽粤赣省际,是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是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的故乡,也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近年来,武平县委、县政府围绕“融入两区、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县域发展战略,坚持生态引领和文旅融合,全力打造“主客共享·舒适温暖”的旅居城市。 2017年9月,武平县被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是福建省第一个“中国天然氧吧”;2020年9月顺利通过首次复评,“中国天然氧吧”综合效益指数全国第一,同时入围福建省唯一“中国天然氧吧”最佳打卡目的地;2023年,再次通过复评。 近年来,武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工作,在《武平县“十四五”文旅康养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1年-2025年)》《武平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将“中国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气候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持续开展“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 生态旅游更加旺盛 武平充分挖掘县域红色、绿色、古色和客色文旅资源,推动“氧吧+体育+旅游”,走出了一条全域旅游引领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大力唱响“骑游武平·骑乐无穷”品牌,广推骑行活动。全县有3个4A级旅游景区,4个3A级旅游景区,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2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3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约764万人次,比增42.4%,实现旅游收入52.07亿元,比增48%。 产业优势更加凸显 武平县依托“中国天然氧吧”品牌,先后推出了百香果、象洞鸡、绿茶、紫灵芝、富贵籽等武平系列区域公用品牌,传播“武平味道”,成功打造了“泡着氧吧长大的武平百香果”“氧吧里的跑步鸡”等特色品牌。2017年,武平黄金百香果作为厦门金砖会晤专供果,亮相国宴,摆上各国领导人餐桌,并连续3年登上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广告精准扶贫》栏目。此外,全县累计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281家,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28个,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农约3.43万户,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160.33万亩,实现产值46.89亿元,真正实现了“保生态也得利”“不砍树也致富”。 价值实现更具创新 武平县依托“中国天然氧吧”品牌,招商引资充分发力,2016~2022年连续七年荣膺“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进一步推出“森林康氧、文化涵氧、运动健氧、美食滋氧、乡村乐氧”的“五氧”产业培育发展思路;打造全省首批省级林业碳中和试点,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目标,探索开展碳汇营造林(福建碳中和林)建设,打造碳库品牌。今年8月28日我县推出的股金型林票在福建省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实现了完全市场化交易,8月31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对武平林票再次进行了报道。 知名度更加响亮 作为福建首个“中国天然氧吧”的成功创建县,历经9年,武平县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诸多荣誉称号。今年中国气象局“绿镜头·发现中国”采访团走进武平,全方位报道武平创建“中国天然氧吧”以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效,点赞武平“借用好生态,让‘颜值’变‘产值’”。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