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新闻网 >新闻资讯 >
“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武平专场)在龙岩举行
2024-07-24 21:44:48 兰秀连 陈文焯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陈荣香  

7月24日上午,龙岩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武平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张北阳以“武平县聚力建设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主题向媒体记者介绍近年来武平县在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经验亮点及下一阶段的思路举措和政策措施。县工信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局、县委台办负责人现场回答记者的提问。

近年来,武平县持续深化开展“三争”行动,按照市委“打好五张牌、建设新龙岩,全力以赴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部署,坚持“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成”工作理念,深入实施“融入两区、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县域发展战略,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为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武平力量。

 

坚持大抓产业、强攻工业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3+N”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把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作为首位产业,全县新显企业达到115家。“武平县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获评省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武平被省工信厅确定为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试点县。创新动能不断增强。推动科技创新与绿色生态融合发展,武平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总数多达173家,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名单。园区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10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计划和武平工业园区南部扩园项目有序推进实施,科技孵化器一期、二期、三期及光电信息产业园已全面建成,新显产业园即将完工,小学、公园、员工宿舍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逐步完备。


坚持共建共享、融合发展 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武平县坚持地下除“患”、地上治“乱”,新改建雨水管网、污水管网、智慧停车位、新能源充电桩、智慧路灯等城市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分类分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2863户群众得享红利。“100米见绿、300米见园”催生一批特色公园,一社区入选省级样板工程,武平“主客共享·舒适温暖”旅居城市成效初显;不断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武平灵芝正式纳入国家食药物质目录,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功争取2023年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县,“2022年福建省乡村振兴热度指数”“2023年乡村振兴热度指数宣传度”均获较好名次,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农村建房审批经验在上级多平台刊发,乡村振兴成果遍地开花。


坚持借势借力、开放发展 发展空间持续拓展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武平人民百年“高铁梦”顺利实现,武平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和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并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县级水网先导区。“三对口一帮扶”走深走实。建成首个县级新型显示产业大脑平台,国投聚力与龙岩战新基金在武注册成立10亿元规模的共建基金,2022年以来共争取项目资金1.33亿元。武台交流日益密切。通过武平定光文化园区、武平百家大院等拓展延伸两岸交流新平台,逐步形成“一心三区”的武平闽台融合发展格局。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生态优势持续巩固

 

武平林改探索持续出新出彩。率先实施的“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实施林木采伐告知承诺方式审批”等举措上升为国家决策,建成了全国首个林业数字孪生系统平台——e林通,武平林长制工作受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激励表扬。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省控主要流域和小流域断面的Ⅱ类水质比例、集中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均位于全省前列。“双碳”探索有了新进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列入禁伐的林业碳汇项目,建立了全省首个低碳社会创建信息管理平台,森林碳库转化为增收钱库。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社会治理工作成效不断提升。“居住地申办低保”救助模式成为全省首创,“县管校聘”改革在全市树立“武平样板”,“首违不罚、轻违不罚”执法事项清单在全市率先出台。好经验收获好成效,“园区枫桥”职工法律维权服务做法在全国性会议上作经验分享,探索乡镇综合执法新路径做法被《八闽快讯》登发推广,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稳居全省前列,养老服务“武平样板”相关信息被各级媒体点赞刊发,“种田得谷,敬老得福”成为武平养老服务品牌...... 

下一步,武平县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发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的武平林改首创经验,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练好内功与借助外力相结合、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在做强综合实力、促进城乡融合、激发动力活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打造示范样板上再发力,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健全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体系,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以新的改革实践纵深推进武平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平篇章。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36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涉企网络侵权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