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平县职工服务中心始终秉承“情系职工、帮扶济困、维权服务、共筑和谐”的服务理念,坚持“帮扶-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为全县广大职工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2023年为职工提供各项服务7730余人次,发放各类帮扶资金272万余元。 完善体制机制,打造多元服务平台 中心窗口设立困难帮扶、就业服务、劳动争议调解、医疗互助、法律咨询、信访接待和心理咨询等服务职能,另设立了“驿站枫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服务站、“劳动争议调解室”“职工心灵驿站”“心理咨询室”“户外劳动者示范休息室”,在县工业园区职工服务站基础上建设“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完善信访接待、法律援助、劳动争议调解、医疗互助办理等制度,做到程序规范、制度健全。 加大帮扶力度,持续开展送温暖系列活动 “两节”送温暖。通过送法律、送物资、送祝福等方式持续开展送温暖活动,慰问一线职工及困难职工962人次,发放各项送温暖资金26万元。 “金秋助学”。为17户20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金6万元,解决困难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医疗互助活动。为2728名职工支付医疗互助金240.4万元,其中为28名女职工发放女特病补助金12.5万元,为169名女职工发放生育慰问金 37万元,为21名职工发放死亡慰问金10.5万元,为42名职工发放大病补助15.1万元。 就业服务。中心设立就业服务窗口,为职工提供最新招聘信息,配合县人社局举办专场招聘会18场(其中2场线上招聘会),对接了172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320余个,吸引众多求职者,共有960人次达成就业意向。 职工子女暑托班。举办3个班109名困难职工子女参加,切实帮助解决暑假孩子“看护难”问题。 疗休养活动。组织95家基层单位1242名一线职工参加职工疗休养活动,切实落实职工疗休养和休息休假权利,传递党和政府对职工群众的关心关怀关爱。 创新维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集体协商工作。推进2023年集体协商“春季集中要约”活动,企业要约201份,惠及职工10758人;行业性要约6份,覆盖企业101家,惠及职工3454人;区域性要约19份,覆盖企业945家,惠及职工6305人。选树1个新就业形态领域协商典型、2个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大力推动集体协商工作,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发挥武平工业园区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作用。“一体化”基地是由县总工会牵头多方参与建立的大调解格局,探索形成了“维权一体化、调解多元化、资源共享化、服务普惠化”的“四化”工作法,2023年基地累计提供法律咨询210多人次,化解劳动纠纷8件,涉及金额约527万元,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全新打造“驿站枫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吸纳人民调解员、律师、司法工作者等组建“帮帮团”队伍,提供法律咨询、法治宣传、调解协商、法律援助等服务项目,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一案专项”“一援到底”全程帮的法律服务,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群体的维权需求。 开展法治宣传。组织志愿者服务队进园区、进企业、进班组开展新《工会法》《劳动法》《福建省女职工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3800多份,增强广大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引导广大职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