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农历正月廿六日,武平县万安镇的老百姓都会聚集在一起,通过“走古事”、民俗文艺表演、千家宴等方式,共同纪念舍身救民、清正廉明的“剥皮公爹”魏侃夫。 3月6日(农历正月廿六日),武平县万安镇举办第六届魏侃夫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节。上午9时,踩街队伍开始游行,当地群众抬着魏公金身,还有魏旗、魏徽、万安姓氏旗、标语牌等,与定光佛、何仙姑、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事队组成长达近百米的长龙进行“走古事”民俗巡游。沿途人山人海,观者如潮,礼花绽放、鞭炮声声,成为万安沿街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除了精彩热闹的“走古事”环节,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表演、千家宴、非遗集市也让活动精彩不断,欢快跳跃的音乐快板、生动有趣的情景剧、打龙灯、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节目轮番上演,民众争相拍摄,现场热闹非凡。搞粄子、薯包子、糍粑、簸箕粄等当地特色小吃也让游客感受到千家宴上独特的美食文化和纯朴的乡土风情。 据了解,元末至正年间,身为江苏南京江宁人的魏侃夫来到遥远的武平县任县尹(县令)。期间他勤政爱民、正义廉洁,崇儒兴学,深受邑民爱戴。卸任后的他没有回乡,而是选择生活在武平城北刘坊镇(今万安镇)。然而已脱了官袍,两袖清风的魏侃夫因不忍心见镇中百姓陷于水火之中,召集镇中百姓搭建土堡以护安危,却被人诬告私筑城堡有谋反之心,魏侃夫为不牵连乡亲,一人担责,于农历正月廿六日遭受剥皮酷刑而死。 武平县万安镇村民曾玉有兴奋地说道,“特别开心,特别激动。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魏公清正廉洁、有担当的精神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希望这种精神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剥皮公爹信俗可追溯到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万安镇上镇、下镇村村民都会以这种方式祭拜“剥皮公爹”魏侃夫,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幸福安康。而“剥皮公爹”临危受命、大义担当的精神,也与“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精神相契合。活动现场还举办了道德模范颁奖仪式和魏侃夫清廉事迹专题展,进一步宣传“为民、务实、清廉、担当、感恩”的魏公精神,弘扬时代清风正气。 “我们万安老百姓一直以来都有纪念魏侃夫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敢于担当的精神传统,每年都会举办一届纪念活动,弘扬‘剥皮公爹’精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平县万安镇魏侃夫传统民俗文化研究理事会会长钟太平表示。 此次魏侃夫传统民俗文化旅游节的举办不仅推动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也将文旅深度融合,把魏公文化打造成武平文化旅游新名片,进一步唱响“主客共享·舒适温暖”的旅居城市宣传口号。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