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酿豆腐是客家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肴之一。在客家文化中,豆腐谐音“头富”,有富裕、富足的意思,而酿豆腐的“酿”暗含酝酿美好生活之意。在宴席上主人招呼客人吃块酿豆腐即含有“人人都要富”的意愿。逢年过节,酿豆腐成为客家人餐桌上的必备美食。 说起酿豆腐,要数中山镇的最有名。随着春节临近,中山镇城中村商户谢梅荣家的生意火爆,订单不断。记者来到她家时,只见她正准备把切好的豆腐放进油锅里炸,制作当天客人定制的酿豆腐。 谢梅荣说,“逢年过节都会做,特别是小年(廿四)过了以后每天都要做。我们早上三点钟起床,一直做到晚上10点钟左右,差不多每天都要做400斤左右。” 据她介绍,酿豆腐做法看似简单,但其实有很多讲究,单炸豆腐来说,豆腐块的大小是有标准的,买回来大块的豆腐要切成边长约3厘米左右的正方形方块,大小得均匀,油温也要控制好,这样炸出来颜色才漂亮。 谢梅荣说,“油温不能太高,80度左右炸了就有金黄色,如果油温太高的话,炸了会焦掉。” 在等待豆腐起锅和晾凉的时间,谢梅荣开始准备酿豆腐的馅料。据她介绍,猪肉得挑肥瘦相间的前腿肉,这样才更Q弹。猪肉买回来后先去皮,然后剁烂成酱状,其他馅料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配置。中山镇的酿豆腐馅料一般都会配冬笋、香菇、蒜白和胡椒粉,其中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辅料是是蕉芋粉,大概一斤猪肉配半两的蕉芋粉,这样做好的酿豆腐才不易散掉。 谢梅荣说,“我们把炸好的豆腐这边挖一个洞,然后把做好的肉馅塞进里面,酿豆腐就做好了。” 酿好的豆腐可蒸、可煲、可煮……烹饪方式多种多样。逢年过节或招待宾客,别有一番风味。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