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喜报传来!2023年下半年,全省平安“三率”测评中,武平夜间单独出行放心率高达99.25%,位居全省第一;群众安全感率99.845%,位居全省第二。 高评分的背后是高度的认可,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的显著体现,是平安武平的真实写照,也是武平打造“主客共享·舒适温暖”旅居城市的底蕴和自信。 以“基础实”护“百姓安” 构筑全民幸福之基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这一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在武平有了生动的体现。1月9日,林先生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走得匆忙把手机落在了车里。他一急:“坏了,车窗也没关,不会被偷吧?”他赶紧跑回停车场,所幸车内物品完好无损。这是武平治安环境良好的一个缩影。 武平县大力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力推进“雪亮工程”“平安家园·智能天网”和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全面提升“人、地、事、物、组织”等治安要素管控能力。全县视频监控探头联网总数达到1.6万路,社会治安成效显著,2023年夜间单独出行放心率位居全省第一。 “现在整个武平的交通既安全又便利,有时候小孩独自上学我们也很安心、很放心!”看着学校附近车辆来往秩序井然,一位接送学生的家长颇为感慨到。 近年来,武平县扎实开展道安综合整治工作,深入实施“春季守护”“减量控大”等行动,全县共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13.3万余起,交通事故的发生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四项指标”持续下降,道路交通安全环境更加平安畅通、和谐有序。2023年下半年,武平道路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治理成效好评率96.717%、儿童独自上学放心率93.817%,均位居全市第一。 在千鹭湖景区,一群旅客喜乐融融,在小食摊边吃客家美食边赏“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美景。 让旅客“游着安心、吃着放心”是武平一直以来的追求。近年来,武平县深入推进“平安景区”建设,严厉查处涉旅“黑车”“黑导游”“黑旅行社”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行为,建立全域旅游联合调解和纠纷快处机制有效化解涉旅纠纷,探索推出一批交通出行、治安管理等“温情执法”工作机制,聚焦食品安全、消费环境等问题深化执法与全流程监督,打造一个游客“食之安心、住之放心、行之顺心”的旅居环境。
以“成果享”暖“群众情” 建设温情美好山城 2023年,武平有15个乡镇(街道),174个村居(社区)获评龙岩市“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居(社区)”,平安创建率居全市第一。 武平县以深化“平安武平”建设为主线,持续开展“平安县乡村三级联创”活动,让群众成为平安创建的主力军和主人翁,积极落实“三个10%”平安惠民政策,以解决实际问题赢得民心,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在武平县平川派出所里,有这么一处“温馨港湾”,在这里您累可歇脚、急可入厕、渴可喝水、共享停车、手机充电、便民药箱、紧急避雨。这是武平县推进“主客共享·舒适温暖”旅居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武平坚持用心用情办实事,通过小举措传递大“温暖”。对外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停车场和公厕,为游客提供温馨城市体验。因地制宜持续增加温暖共享设施,设置爱心驿站,为户外劳动者、过往行人和来武游客提供便利服务,让人民群众从点滴生活中感受关怀与温暖。 以“法治网”助“生态美” 绘就绿水青山画卷 “通过检察官释法说理,我已经认识到错误,我自愿认购碳汇补偿金,希望破坏的林地早日披上绿装。”近日,涉嫌滥伐林木的林某某主动向办案机关认缴森林碳汇损失补偿金。这是武平县践行“两山理念”、司法助力“双碳”的一次有益探索。 武平县坚持生态立县,不断创新“生态司法+”机制,持之以恒以生态司法守护绿水青山,培育并保护提升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梁野山、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武平段)三大生态旅游产品,绘就天然氧吧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 法治之力呵护生态之美,生态之美让武平四季皆可游、旅居更舒适。春赏千亩花海、夏观山泉飞瀑、秋品瓜果飘香、冬踏梁野白雪,已成为武平的四季符号。 行者方致远,奋斗路正长。武平这座平安之城,已将开放共享、平安共创的理念渗透到了梁野大地的各个角落。如今的武平,居住者安心、往来者顺心、投资者放心。 平安武平,真诚期待您乘着高铁来临,带着安心在武感受暖心和舒心!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