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7日,武平县岩前镇大布村举办“倡导移风易俗 共筑文明新风”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提问、问答的形式,进一步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做文明风尚的传播者。 村民王顺平感慨地说,“以前我们村红白喜事兴攀比、讲排场,村民人情往来负担重,压力也很大。现在我们村大操大办的少了,村里也干净漂亮了,娱乐方式也多了,大家幸福感也提高了。” 大布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通过成立乡贤理事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挖掘利用六大姓氏宗祠文化,建设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老年活动门球场、孝廉文化公园、功德墙、乡贤小屋等文化活动阵地,引导群众讲文明、树新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大布村党支部书记陈兴添介绍,“村两委通过挖掘大布村宗祠文化,把移风易俗融入宗祠文化中,将大布村六大姓氏祠堂修缮,打造成展示村规民约、传播文明乡风家风的基地。群众也可以向村里申请大礼堂作为举办宴席的场所,村两委借助群众办宴席之际宣传和监督,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奢侈之风,提倡宴会简办等移风易俗的文明乡风。 今年以来,武平县在多个乡镇、村设立“文明小铺”“乡贤理事会”,实施“文明积分”,鼓励村民全方位全过程参与乡村治理。村民通过参加积分事项,让好人好事、新风良俗有了荣誉分值,给无形的村规民约赋予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价值,激发了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热情。 武平县还坚持强化宣传引导,促进文明习惯融合,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公益广告、倡议书,持续加大对移风易俗的宣传力度,在全县1个中心17个所225个站均设立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倡导移风易俗的文明实践活动600多场次,共发出6万余份倡议书,新制作移风易俗公益广告270多个,组织文艺轻骑兵深入各乡镇、村,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用快板、小品、情景剧等方式传唱新时代新风尚。 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武平县以深化移风易俗为抓手,不断将“城”的文明向“乡”的文明延伸拓展,推动城乡文明的联动与对接,推动形成共创美好生活的新风尚,“水秀林美村庄净、人和业兴思想新”美好画卷正在梁野大地徐徐展开。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刘凌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