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在武平县桃溪镇新田村幸福院“长者食堂”里,20多位老人欢聚一堂,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在县城的武平县医养结合中心,老人们生活怡然自得、医护管理井井有条;在武平县颐养家园,今年80岁的钟早兰老人笑盈盈地告诉记者:“这里的护工服务非常周到,每天还有医生和护士帮我检查身体,在这里住了三年多,我早就把这里当作自己的家。” 一路走来一路看,在武平这座县级全国文明城市,满眼皆是老年人乐活自在的幸福景象。“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武平县围绕打造“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聚焦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在县、镇、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上做改革文章,探索出一条“不离乡不离土,医养康养深度融合”的养老发展事业新路子,为老年人构建了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幸福家园。 2016年武平县社会福利中心成立颐养家园,拉开了对全县20家公建养老机构逐步实施“公建民营”改革的序幕。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布局要求,武平县打通养老硬件承包、医康服务购买渠道,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社会服务机构规模化参与养老服务运营,提高养老服务专业性,扩大服务覆盖面。武平县将养老机构纳入龙岩市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保障老年人医疗康复基本需求。同时,围绕“老有所医”,积极引导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联姻”,搭建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实现“养中有医”“医中办养”等,逐步提高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养老机构采用‘公建民营’模式,既借力社会资源盘活了闲置的养老资源,又能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我们将进一步深耕细作,以此引领带动全县养老服务水平提升,努力在全市‘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建设中走前头、作示范。”武平县民政局局长吴彬介绍,目前,全县公建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医养结合新模式运营,各养老服务公司在职专业养老护理员达271名,2021年度养老服务公司营业额达2408万元,全县逐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 武平县助老爱老尊老之“火”燎原梁野大地,为我市大力推进“大爱龙岩”精神文明品牌建设提供了一个“慈心爱老”的范本。据悉,目前武平拥有养老机构23个,覆盖辖区所有乡镇,乡镇敬老院拓展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5个、村居家养老服务站127个、农村幸福院169个。同时,该县还着力打造“种田得谷、敬老得福”养老服务品牌,累计捐款捐物约300万元,养老志愿服务队服务达5800余人次。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刘凌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