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记者在岩前镇大布村村部看到,只见占地400平方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礼堂,一架钢琴立在中间,村里六大姓氏的家训悬挂于礼堂四周,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村党支部书记陈兴添介绍,“以前大布村宣传乡风文明的手段比较单一。大礼堂建设之后,我们借助大礼堂为村民提供免费举办宴席的一个场所,也借助举办宴席之机,监督和提倡村民宴席减半,不能铺张浪费。同时,这个大礼堂也是各种文艺娱乐、移风易俗宣讲的重要场所。” 大布村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话文明”行动,通过成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等,挖掘利用六大姓氏宗祠文化,建设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广场、老年活动门球场、孝廉文化公园、功德墙、乡贤小屋等文化活动阵地,突出以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陈规陋习为重点,引导群众婚丧简办,抵制铺张浪费,培育爱文明、讲文明的文明新风尚。 陈兴添说,“结合乡风文明,我们有意识地打造文明宣传阵地的建设。像我们提出的口号是‘我们怎么样,大布就怎么样’,通过这个口号凝聚,我们村民有意识地去参与乡风文明建设。” 大布村是武平县新时代文明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武平县充分利用公共场所和文化设施,整合工人文化宫、党群服务中心等资源建立接地气、聚人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并通过开展文化服务、技术服务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真正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同时,建立单位在职技术人员、科技能人、“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先进人物、大学生志愿者、创业返乡人员等为主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把方方面面的力量汇聚到文明实践中,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大格局,让文明新风吹向乡村的每一个角落。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刘凌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