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新闻网 >新闻资讯 >
孝老爱亲模范邓秀英:30多年不离不弃照料患病婆婆和智障大伯
2022-11-10 10:05:27 邱晓丽 通讯员 谢菊芳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林向荣  

在武平县大禾镇贤坑村,有一位普通的村民叫邓秀英。30多年来,她悉心照料老年痴呆的婆婆和智障大伯子,十年前,丈夫又不幸意外身亡,丢下两位多病的亲人和两个年幼的孩子。邓秀英用自己柔弱多病的身躯撑起了这个濒临崩溃的家。她的善良、勤劳和执着,诠释了中华民族爱老孝亲的传统美德,先后获评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第四届福建省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08年,邓秀英的丈夫不幸意外身亡,留下年老的婆婆、智障的大伯和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10多万元外债。那时候的邓秀英靠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坚强撑起了这个家。

而婆婆自从小儿子去世后,就患上间歇性精神分裂症和老年痴呆症,2014年7月的一天傍晚,邓秀英从田里干活回来,忽然发现婆婆不在家,她焦急万分,立即询问邻居并发动亲戚帮忙寻找。婆婆走丢了几天,邓秀英几乎没有合眼睡过觉,每天天未亮就到山上寻找。在乡派出所和亲戚的帮助下,通过五天五夜搜救,终于在深山里找到了婆婆。从这件事之后,邓秀英要去田里干活前,总会对婆婆千叮万嘱,叫她不要离开家。婆婆在清醒时深感内疚,认为是这个家拖累了好儿媳,邓秀英反倒乐观地安慰老人“家里事我来操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婆婆你就安心养病吧”。在邓秀英的细心照顾下,她的婆婆逐渐走出小儿子意外身亡的悲痛。

平时只要婆婆身体感到不适,邓秀英就陪着婆婆去医院做各项检查。每天,婆婆穿衣、洗漱、喂饭、按摩、洗脚、倒大小便这些劳累繁琐而又必须的日常护理工作邓秀英总是亲力亲为,任劳任怨。因为患病,老人家胃口不好,邓秀英总是费尽心思,迎合老人的口味,换着花样给婆婆做饭菜。婆婆有眼疾,为了减少磕碰,她每天都把饭菜盛好端给婆婆,一天三顿,一年365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去年,94岁高龄的婆婆安详地走了。

邓秀英今年也已经58岁,但她为了照顾大伯子她选择留在老屋,种了3亩地,每天先把家中“老小孩”照顾妥帖,就去田里干农活,种地瓜、青菜,捣鼓些吃的,每日忙忙碌碌。

智障的大伯子,说话时常半清不楚,支支吾吾。一旦有不顺心的时,总是会砸碗、砸家具。邓秀英总是忍着,并在大伯子心情平静时将碎碗扫干净,把家具整理好。她尽量克服交流障碍,耐心细致地与他沟通,毫无怨言,她说,既然是一家人,就都是我的亲人

“邓秀英对她大伯子照顾得很周到,从未与他争吵过,说话都是轻言细语,我亲眼看见她手把手教她大伯子舀饭,然而他脾气不好,有时甚至还骂邓秀英,但她从不生气,依然精心照料。”贤坑村村干部钟文瑞说。

“因为要照顾大伯子,没办法给子女带孩子,子女都很懂事,儿媳妇也能理解,还经常带着孙子孙女回老家玩,我很知足了。”邓秀英笑得很纯真。如今她的一双儿女都已成家立业,对她敬重有加,这也正是她的一颗淳朴善良之心和孝老爱亲的举动深深地影响着下一代。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刘凌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36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涉企网络侵权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