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平县委、县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平林改和捷文村群众来信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大力践行“两山”理论,突出做好机制创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捷文示范“四篇文章”,努力打造林改“武平经验”升级版,当好全国林改排头兵。 盛夏时节,在全国林改策源地捷文村千亩灵芝基地,随处可见的灵芝长势喜人。灵芝种植大户钟华全说,“我今年种了300多亩灵芝了,预计有90多万收入。带动3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加他们的收入。” 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2001年12月30日,在武平县万安捷文村“全国林改策源地”颁发了全国第一本新版林权证,至今已20年了。 武平,与林相伴,同林共生。但21世纪初,林农对于山林有责无权,百姓们“靠山吃山”,各地乱砍滥伐现象屡禁不止。如何在林改探索中回应林农的殷切期盼,是时代给出的一张必答卷。 时任捷文村支部书记李永兴记忆犹新,“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武平调研,作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林改的方向是对的,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的重要指示,为武平林改一锤定音。” 《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中提到,武平县通过持续深化改革,鼓励和引导农民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花、林畜、林禽、林蜂等林下经济,以及生态旅游等绿色产业,“沉睡森林”早已摇身变成了“绿色银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武平县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力推进百香果、象洞鸡、紫灵芝、绿茶、富贵籽五大地标性特色农产品发展,累计培育林业新型经营主体142家,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51个,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农约3.3万户,种植林下紫灵芝19717亩,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156万亩,实现产值40.2亿元,进一步把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真正实现了保生态也得利,不砍树也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对捷文村群众来信的重要指示中提到,希望大家继续埋头苦干,保护好绿水青山,发展好林下经济、乡村旅游,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作为捷文村的党支部书记,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带领村两委班子,发展好灵芝、百香果等林下经济,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走向美好生活。”捷文村党支部书记李财林信心满满。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刘凌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