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武平县通过抓保障、抓组建、抓示范“三抓”并举,筑牢“红色堡垒”,扩大“红色覆盖”, 突出“红色引领”,助推园区专业化、生态化、生活化“三化”建设,不断实现园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抓保障强推动 筑牢“红色堡垒”
健全组织机构。创新组织设置,完善“‘两新’党工委—园区党(工)委—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综合党支部—园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组织管理架构,成立2个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综合党支部,选优配强4名党群工作者,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健全挂钩联系。健全县级党员领导、组织部部务会成员和“两新”工委成员挂点联系制度,通过“每年开展一次调研、参加一次组织生活、上一次党课、建立一项制度、协调解决一些困难问题”“五个一”措施,常态化加强党建业务指导,规范提升2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帮助解决企业投资扩产、结构调整、经营管理等实际问题。
健全工作保障。武平县定期举办“两新”党组织书记素质提升班,组织30名党支部书记赴厦门、新罗等地学习考察;择优选派87名党建指导员深入企业一线,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帮助解决疫情防控物资、征地拆迁、招用工、融资、原辅料供应、交通运输等难题74件;采取争取业主支持、上交党费返拨、党费以奖代补等措施,开展送标牌、印章、党旗、党建资料、启动经费“五送”活动,多渠道解决非公企业党组织党建经费。
抓组建强培养 推进“红色覆盖”
上下齐动排查一批。县委“两新”工委会同县总工会、园区党群办、园区流动人口站等部门组成工作组,采取“登记部门初筛、税务部门二核、人社部门三查、相关部门四访”方式,摸清企业、党组织、党员三个底数,建立健全台账;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三查找”活动,采取教育引导、普查登记、服务激励等措施,让68名“隐形”“口袋”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动员28名党员及时接转组织关系。
分类指导组建一批。坚持分类指导,灵活组建方式,采取单独组建、片区联建、行业统建、组建群团等办法,深入开展“一找二谈四帮”活动,充分发挥党建指导员的资源优势,先后促成都之杰、飞天、金时裕、希恩凯等新显企业单独组建党组织,实现园区企业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均达到100%。
“三个倾斜”培养一批。武平县坚持在党员发展指标上向非公企业倾斜,在党员发展区域上向无党员或仅有个别党员的非公企业倾斜,在党员发展对象上向生产服务的一线职工、专业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员倾斜“三个倾斜”。去年以来,将优秀职工培养成党员27名,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32名,不断壮大党员队伍。
抓示范强服务 突出“红色引领”
组织引领。以“红领行动·红耀武平”特色党建为统领,依托“党企新时空·政企直通车”平台,深化“党建强企”联合行动,持续开展“红耀武平·企业服务日”活动,每月10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点对点”与企业交流,协调人社、工信、税务、发改、银行等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解决用工、办证、融资、基础设施等问题98个。
示范引领。武平县采取挂牌激励、物资推动、督查促动、示范带动等方式,分层分类选树党建示范点,打造星河电路、钢泓科技、龙兴木业等10个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以及6个红土先锋党员品牌工作室,巩固提升星河电路新显党建、茂增木业党员实训基地、喜浪米业“一粒米”党建、供销通世达“红动物流”等示范点,逐步形成“一支部一品牌”。
创新引领。依托园区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整合涉企部门资源力量,创新推行“菜单式”“订单式”等服务模式,提供党员教育培训、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涉企业务办理等服务,深化百名干部挂百企帮扶服务行动和“五问五帮”活动,建立一名以上领导挂钩联系、组建一个工作专班、推出一套服务举措的活动机制,帮助企业建言献策,找准发展症结,为企业做强做大、创新转型提供优质服务。
编辑:李良英 审核:林向荣 终审:刘凌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