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新闻网 >新闻资讯 >
金花竞相绽放 山村绿色崛起——来自武平县环梁野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调查报告
2021-11-01 16:54:12  来源: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陈梅英  

【编者按】

实施“一县一片区”乡村振兴区域试点示范提升工程,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推进乡村振兴,是我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的重要抓手,是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创新举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各县(市、区)大胆探索实践,勇于开拓创新,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效。

今年以来,本报记者深入实地采访调研,探寻试点片区的新发展、新变化,梳理总结试点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形成采访调查报告,以期对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有所启示。十月我们来到第三站——武平环梁野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进行采访,推出本期报道。

 

试点概况

 

武平县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涵盖“环梁野山”“环千鹭湖”“环六甲水库”三个片区,共涉及6个乡镇15个村,分别以“梁野金花绽放·绿色林改崛起”“湿地画廊·生态水乡”“多彩六甲”为主题重点培育“15朵金花”。

武平立足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充分发挥“全国林改第一县”和“中国天然氧吧”等品牌效应,持续发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林改首创精神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创城实践精神,深入探索独具武平特色的绿色崛起林改振兴发展之路,高质量打造“15朵金花”示范村,增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带动效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集成改革。

环梁野山”市级示范片区8个村:城厢镇云寨村、尧禄村、园丁村、东岗村、东云村和万安镇捷文村、东留镇黄坊村、永平镇梁山村。

环千鹭湖”县级示范片区3个村:中山镇太平村、阳民村、龙济村。

环六甲水库”县级示范片区4个村:武东镇六甲村、美和村、张畲村、陈埔村。

 

做法措施

一、强组织,建机制育人才,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力量

强化县、乡、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体系,从2019年起,县委确定连续三年出台以推进乡村振兴为重点的县委1号文件,以制度形式持续强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建设品质提升各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从2018年起连续五年引进乡村振兴储备人才,目前已累计引进78名,选任各级科技特派员136名,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活水源泉。

二、兴产业,振兴特色产业,打造产业兴旺特色片区

持续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重点打造武平百香果、东留(黄坊)富贵籽和芙蓉李、武平(捷文)紫灵芝、尧禄鹰嘴桃、梁山西瓜等地标性特色品牌农产品。突出抓好林下经济、花卉苗木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耕体验、森林康养等特色乡村旅游业,促进“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业+产品加工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美丽资源”向“美丽经济”转变,让更多村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实现增收致富。

三、美家园,聚力项目建设,打造乡村建设排头兵

突出示范引领,聚合资源力量推进“一县一片区”和试点村项目建设,科学编制好村庄建设规划,做到“片区有主题、村村有特色”。加快乡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档升级,让农村居民享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公共服务。目前,武平共有2个省级特色镇,13个省级试点村,3个实绩突出村;“一县一片区”项目21个,2021年计划总投资1.82亿元,已开工21个,已完工15个,截至目前完成投资1.75亿元。

四、惠民生,开展环境整治,打造美丽宜居新典范

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在示范片内全面推进“两治一拆”专项行动。持续推广“垃圾兑换超市”、“水陆保洁一体化”、“五位一体”联合巡查执法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新模式。推广捷文森林优势、尧禄3D彩绘、梁山西瓜小镇等独特新颖的创意,塑造特色村容村貌。开展“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庭院”示范创建活动。实施村庄绿化美化行动,推进“绿盈乡村”建设。

五、树新风,深化文明实践,打造乡村善治新样板

以推进捷文村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示范基地建设和武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县建设为引领,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层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健全和创新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规民约及村民议事形式,健全村务监督机制,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经验启示

 

在推进示范片区建设过程中,武平县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方法,全力破解农村人才匮乏、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问题,取得了较好成效。总结其经验做法,启示如下:

一、高位推进。武平县加强机构建设,层层有人有责。建立乡镇主要领导每半个月推进、挂片县领导每个月推进、指挥部每两个月推进、县委县政府每季度推进的工作推进机制;建立示范片建设专题点评会制度,形成各示范片之间、示范片内各示范村之间比学赶超良好氛围,激发干部群众投身振兴乡村的热情。同时,采取“体验性+社会性+专班干”模式,探索“+旅游”“+运营”机制,积极向上争取支持,推动项目早日建成。

二、产业和事业留人。紧紧围绕富贵籽、红掌、紫灵芝、百香果、绿茶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产业兴旺,给有文化有技术、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年轻人提供广阔舞台,让他们留得安心、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同时,坚持培养人才和吸引留住人才“两手抓”,建立“武平梁野智库”人才库,梯队引进乡村振兴专家和储备人才,发展一批“土专家”“田秀才”,持续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注入活水源泉。

三、塑造品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规划先行,坚持因村制宜,让村庄的发展计划接地气、有特色。片区内每个村庄立足一个特色主题,着力打造15朵金花,形成更多叫得响的品牌,全景式展现“中国天然氧吧”“全域旅游示范县”金字招牌效应。

同时,在采访调查过程中,乡亲们较多地指出了产业振兴面临的一些困难:1、农业相对更加“靠天吃饭”,大规模设施农业门槛又高。同时,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是,加工跟不上的话,大家都种(养)就容易导致价格下跌。2、像东留富贵籽等特色农产品会因为气候、土质而产生品质差异,不适合全面推广。3、乡村旅游方面,并不是每个村都能获得收益,有的人流多,但是因为离县城和其他“明星村”近,旅游消费都落不到村里,只是纯景点。

 

特色亮点

 

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近年来,武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平林改和捷文村群众来信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续发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林改首创精神,努力打造新时代林改“武平经验”升级版,把机制活、产业优、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绚丽画卷越描越惊艳。

“乡村旅游风生水起、林下经济方兴未艾,村庄越来越靓、日子越来越甜美……”在暖阳和煦的丰收季节,记者深入武平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见证丰年的喜悦,感悟大地母亲的温柔和优雅绵长的乡愁——

10月24日,万安镇捷文村人工鸟巢制作公益活动又迎来了一群小伙伴。跟着老师学习候鸟迁徙的知识和小鸟种类,认真制作鸟巢并写上几句祝福语……欢声笑语中,保护环境的种子在小朋友心中生根发芽。

“通过制作人工鸟巢,给迁徙的候鸟增加一个遮风避雨、补充能量庇护所,希望更多鸟儿留在捷文村,增加本地的生物多样性,成为碳中和的有益实践。”融趣自然教育基地项目负责人袁俊兴致勃勃地说。

去年11月,万安镇引进融趣自然教育基地项目,在捷文村开发“碳循环-生态瓶”“微碳固-微盆景”“碳足迹”“风力发电”等一系列碳中和研学课程,开启了一场碳中和乡村试验,也在推进乡村振兴中有了新“碳”索。

捷文村是声名远扬的全国林改策源地,然而头顶光环的捷文并没有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近年来,勤劳智慧的捷文村村民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平林改、捷文村群众来信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风风火火植树造林,大力发展紫灵芝、阔叶树育苗、养蜂、中草药等林下经济,热火朝天建设美丽乡村,持续丰富和拓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成就了幸福的生活。

捷文村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一村一品’(灵芝)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把林改故事越说越精彩。

距离捷文村约五公里的东留镇黄坊村,也在精彩地讲述他们的“花果山”故事。这里是“中国富贵籽、芙蓉李之乡”,该村创新思维方式,依托“花、果、山、水”优势资源,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资金投入产出“三变”模式。即整合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乡村振兴等资金,新建田园乐园,项目开园当天吸引2万多名游客,1个月门票收入16万多元,实现上级预算内资金向经营性资产转变;引进年产芙蓉李等20万公斤果酒的福建梁野久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农户种好芙蓉李、企业做好加工和销售,实现抱团聚集发展;通过招投标形式将田园乐园以每年10万元租金和年享受2成分红,出租给梁野久谣,并鼓励企业发展研学,把资产存量转变效益增量。

梁野深处有人家。从县城驱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网红打卡地——城厢镇尧禄村。近年来,尧禄村立足生态优势,抢抓机遇,相继建起各类景观设施和田园农家乐、亲子教育园、十里桃花、森林氧吧观光骑行道和千层梯田高山闲居等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庄如诗如画,村内游人如织,村民去年人均收入2.3万元,日子越过越有劲。 “有女莫嫁牛轭岭,睡目吃饭上驳岭。”这个村民当年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及日趋凋零的村庄,如今已经大变样。当下,一曲田园牧歌正在牛轭岭上动情演绎:水墨勾勒诗情画意,丹青粉抹乡村农趣;游人误入寻桃源,不知是在画里还是画外……

“15朵金花”,姿态不一,各显妖娆。如今,立于梁野之巅,放眼领略:云中村寨、客家桃源、四季田园、十里花廊、淘宝客都、全国林改策源地、中国富贵籽芙蓉李之乡、花果梁山、三江太平、水墨阳民、茶果龙济、香花小镇、氧吧研学、藤椅之乡和新型集镇……她们竞相绽放,一个个网红村庄相继崛起,成为宜居宜业宜旅生态家园的美丽典范。


调研组成员 高营光 石芳 王尚华 刘玉荣 王发祥 黄启发


编辑:陈梅英

审核:林向荣

终审:刘凌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