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赤镇因地制宜发挥“生态水乡·美丽中赤”的水域资源优势,扎实做好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建设,以“一河两岸”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打造有温度的幸福中赤。 走进中赤镇,漫步中赤河畔,只见河水清澈,凉亭、长廊、主题公园依溪而建,周围绿树成荫,空气中散发着馥郁芳香,沁人心脾。 中赤镇村民朱立堂说:“以前这里是泥泞不堪,特别是下大雨的时候,来往群众很危险、很不方便。近几年政府很重视,搞乡村振兴,到处都装修的很漂亮,群众散步、休闲、活动都很好,和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汇集了十方溪、岩前溪、万营溪的中赤河,贯穿上赤、中赤、下营三个村,一路往西一直延伸到广东潮州韩江,是古时远近闻名的“水上高速公路”。 中赤镇村民童关山说:“以前我们这里的水很好、很清、很绿,小时候经常下去抓鱼、游泳,后来上游的老百姓有养猪,水就不行了。这几年,镇政府开始整理,水慢慢地又开始清了、鱼也可以吃了,小孩子都可以下去游泳了。” 为了改善水质、恢复生态,2020年3月中赤镇启动安全生态水系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1260万元,实施河道总长8.59千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生态护岸、步道、休闲亭、堤岸绿化、亲水平台等。项目以水系为脉络,通过水利与景观工程相结合,深入挖掘该镇地域人文特色,将中赤河域景色融入到生态流域建设中,打造生态滨水的人文体验,构建“一带两段多节点”的总体布局。项目于当年7月竣工。项目建成后,有效便利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助力“生态水乡·美丽中赤”建设。 中赤镇宣传委员林德明说:“近年来,中赤镇围绕“生态水乡·美丽中赤” 建设目标,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年接着一年干,着力在恒心、耐心、细心上下功夫,在中赤河两岸向上争取并实施了一大批的民生项目,用真心赢得了民心,在构建‘生态水乡·美丽中赤’的同时,也构建了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 编辑:陈梅英 审核:林向荣 程荣伟 终审:刘凌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