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统计局龙岩调查队公布了2020年度全市党风廉政建设调查结果,武平县总得分继2019年度之后再次荣膺全市第一名。 这是全国林改第一县、全国文明城市——武平县推动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绩单,是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风清气正等各方面具体需求得到满足的生动体现,是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高,进一步实现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真实写照。 连续两年全市第一的背后,是近年来武平县委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县委“1+3”首要任务,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九个从严”要求一以贯之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结果。
以做实做细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
“涉林补助资金都发放到位了,这件事拖了好多年都没有解决,我们也替林农着急,幸亏督察组提出建议并积极推动,解决了涉林补助资金发放难题。”林业部门某干部感慨说道。 发现涉林问题10个,提出深化林改建议7条,推动涉林补助资金2055万元发放到位……这是武平县纪检监察机关以强化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的一个缩影。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武平林改和对捷文村群众来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武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确保林改成果提质增效,武平县紧紧围绕林改重点任务,细化11项监督清单,开展专项督查,督促“涉林”职能部门全面梳理解决涉林矛盾纠纷、建章立制规范林业资金使用和监管,并加大对“涉林”案件的查处力度,十九大以来,共查处“涉林”违纪违法问题79起81人。
▲图为纪检监察干部在摸排涉林问题线索 始终站稳人民立场,顺应人民意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针对疫情防控大考,全县纪检监察机关紧盯防疫责任落实、措施到位、人员到岗、物资保障等情况开展巡回监督检查,严肃查处疫情防控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等问题16个,紧盯“六稳”“六保”政策落实,协调解决问题26个,为77家省中小微企业协调解决纾困资金。
▲图为县纪委监委干部走访辖区内某企业,推动“六稳”“六保”政策落细落实 针对行政执法领域存在的趋利执法、自由裁量权滥用等4类突出问题,武平县纪委监委牵头,深化运用“1+X”监督机制,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共发现问题17个,下发工作整改函7份、监察建议书5份,推动各行政执法单位完善执法、行政审批制度13项。 ▲图为“1+X”专项督导组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针对村级微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难题,武平县创新监督方式,在全县推行村级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工作,依托“i武平”APP平台和“梁野清风”微信公众号建立村级微权力全民监督平台,设立“重要村财收支”“村级工程建设项目”“村干部亲属涉权事项”“其他事项”四个公开版块,倒逼村级权力规范运行,2020年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受理农村干部初信初访件同比下降23.5%。 针对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成立专项监督组,发现相关问题83个,对存在问题的30个单位发出工作整改函,并督促整改到位,切实推动有关职能部门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进一步营造“亲”“清”政商环境。
以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县委坚决纠治“填表式”疫情防控,进行数据整理分析,对各类表格进行优化并实现数据共享,我们疫情期间填报的表格已经简化成3种了,让我们腾出了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一名乡镇干部由衷感慨。 持之以恒纠治“四风”,深化拓展作风建设成果。武平县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制订印发《武平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负面清单》,为各级各部门和党员干部树起整治“标靶”;始终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聚焦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吃喝等“老问题”和不吃公款吃老板、私车公养等隐形变异新动向,坚持抓常、抓长、抓细,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2019年以来,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7起201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337起401人,全县党风政风持续趋善向好。
▲图为县纪委监委对乡镇、县直单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严”的主基调毫不动摇。2019年以来,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719件次,处置问题线索1260件,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处理1300人,党纪政务立案260件,处分241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4人,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42起63人,查处民生领域违规违纪违法问题74起121人。
▲图为县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召开会议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县委组织专门工作组全面筛查黑恶原案,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及其背后的“保护伞”和“关系网”,2019年以来全县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21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对17名履职不到位的公安干警提醒谈话处理,向有关党委(党组)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和廉政风险提示函18份。
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以前逢年过节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如今,鞭炮少放了,噪音也少了,相应的环境也变好了,武平这个‘中国天然氧吧’越来越宜居宜业了。”2021年是武平县开展烟花爆竹禁放限放工作的第5个年头,回想这五年来的变化,家住平川街道的老刘笑称道。 2017年9月,作为省纪委移风易俗10个工作联系点之一的武平县,坚持问题导向,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不良风气抓起,作出开展烟花爆竹禁放限放的决策;2018年5月,武平县统计局调查报告显示,武平县群众对开展烟花爆竹禁放限放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均为100%,老百姓称赞“这是党委政府不花钱为群众办了一件大好事”。
▲图为武平县武北片区移风易俗工作推进座谈会 群众满意的事要坚决做下去,如今在武平,烟花爆竹禁放限放已成为常态,老刘告诉我们,不仅是他,他身边的亲人、朋友无一不对这项工作点赞,而令他们点赞也非仅仅这一项工作。 老刘的外甥李先生今年打算返乡就业,原本最担心的是孩子转入城区小学插班就读问题。 “观望了几年武平‘阳光招生’情况,才让我真正下定决心返乡创业。”李先生看到城区363个学位剩余的好消息,赶紧认真研究申请方式,他说一方面希望孩子能够顺利在城区上小学,另一方面公平的社会环境给了他发展的希望。
▲图为县纪检监察干部到武平县实验小学,向学生家长了解“阳光招生”工作开展情况 “烟花爆竹禁放限放、阳光招生的背后,折射的是党风政风的转变,彰显的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落实。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才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8年2月,桃溪镇举行移风易俗集体婚礼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武平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政治监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确保“十四五”时期武平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建设闽粤赣省际宜居宜业宜旅的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打造有温度的幸福武平,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武平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陈梅英 审核:林向荣 程荣伟 终审:刘凌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