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冬时节,武平县中赤镇上赤村的山林间仍旧绿意盎然,成片的白背草长势喜人。一阵微风吹过,草药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当地种植大户谢作龙正组织村民抢抓时节加紧采收,眼前一派繁忙景象。
白背草,又名蔓荆、白背风,是一种一次种植可多年采收的草本植物。因其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护肝利胆等功效,所以常用于治疗感冒风热、皮肤感染等疾病。
据谢作龙介绍,上赤村树木葱郁、水汽充沛、土壤腐殖质层深厚,为白背草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采收后的白背草既可煲汤也可泡茶,能起到很好的养胃作用,因而市场需求量很大,目前主要是销往广东和海南等地。
“我们种植几年了,今年气候条件好,白背草产量是最高的。种植白背草不需要用肥料,叫工人除下杂草就可以,成本低、收入还高。现在市场也打开了,鲜草、干草都供不应求。”谢作龙农场负责人谢作龙笑着介绍道。 近年来,中赤镇始终坚持“一乡一品”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优势,积极探索立体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大力推广扦插套种白背草、黄花远志、牛奶根等中草药种植,重点打造“白背草+”中草药种植与初加工庭院经济,让村民实现立体式的多重收入,真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近年来,中赤镇在推进‘共同富裕’探索实践中,紧紧围绕‘六个共富’机制,以‘产业共富’为重要突破口,结合共富林场创建,积极推广‘白背草+’立体林下经济种植。”中赤镇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刘彬介绍,“目前全镇种植白背草约1500亩,预计产值2000余万元,既盘活了生态资源,又有效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