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能享受购房补贴,这政策真是送到我们心坎里了!”近日,在武平高新区一家新显企业就职的刘女士,对返乡就业的便利赞不绝口。她的获得感,源于武平县为破解企业用工难题打出的一套精准“组合拳”。
今年以来,武平紧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1+7’”“工业质量提升”“共同富裕”三大行动,从政策支持、宣传创新、企业问需、渠道拓展四大维度打出“组合拳”,既解企业“燃眉之急”,又建用工“长效之基”,为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力活水”。
为让企业“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武平统筹人社、财政、住建、教育、高新区等多部门,量身定制《武平县八条用工保障政策措施》,推出一系列硬核福利:县外员工连续工作满3年可享稳岗奖励;购买园区职工宿舍能获购房按揭补贴;企业高管及职工子女入学有“专属保障”;员工参加技能培训、考取证书还能领补贴。2024年累计发放用工政策奖补近60万元。2025年以来,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等资金已覆盖76家企业,发放金额超135万元,政策红利直抵企业与劳动者。
针对“招工信息不对称”问题,武平创新探索“有意义+有态度+有温度+有活动”的宣传路径,让就业政策与岗位资源“走出办公室、走进百姓家”。2025年,当地印制3万余份就业政策礼包,在动车站、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张贴,扩大政策知晓范围;联合教育局编写《致留守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通过教师家访传递“返乡就业”温情,唤醒家长返乡工作意愿;联动文体旅游局创排《五老太贺喜》《我也回武平》等文艺作品,在“乡村春晚”中植入招工宣传信息,带动70余个村居参与,有效搭建起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信息桥梁”。
为精准匹配企业用工需求,武平建立多层级服务机制,一方面,建立“挂钩服务企业机制”,为重点企业配备专属用工联络员,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县委主要领导主持“企业夜谈会”,相关部门班子成员带队走访调研,实时掌握企业用工动态;另一方面,2025年9月组织各乡镇排查非在企劳动力,摸清8308人就业意愿。同时,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基层服务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切实打通服务企业与劳动者的“最后一公里”。
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方面,武平推动招聘常态化,多维度拓宽用工渠道。每月21日设立“企业招聘日”,结合专项活动开展“小而精”专场招聘会,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29场,494家企业提供超1万个岗位,为企业输送2000余名员工;组织企业参与“书记、市长进校园”活动,赴江西高校开展引才工作,同时跨省招工,扩大人才吸纳范围;通过家访动员28名留守学生家长留武就业,其中12人成功入职高新区企业。 “目前,武平服务生产企业已达160家,产业工人超1.1万人,较2020年增长10.1%。”武平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