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武平新闻网 >新闻资讯 >
增长10.1% 产业工人破1.1万人 武平打好“用工组合拳”
2025-10-27 15:27:22 兰秀连 来源:县融媒体中心 武平人社  责任编辑:陈荣香  

“在家门口上班,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能享受购房补贴,这政策真是送到我们心坎里了!”近日,在武平高新区一家新显企业就职的刘女士,对返乡就业的便利赞不绝口。她的获得感,源于武平县为破解企业用工难题打出的一套精准“组合拳”。

今年以来,武平紧扣“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1+7’”“工业质量提升”“共同富裕”三大行动,从政策支持、宣传创新、企业问需、渠道拓展四大维度打出“组合拳”,既解企业“燃眉之急”,又建用工“长效之基”,为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力活水”。

为让企业“招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武平统筹人社、财政、住建、教育、高新区等多部门,量身定制《武平县八条用工保障政策措施》,推出一系列硬核福利:县外员工连续工作满3年可享稳岗奖励;购买园区职工宿舍能获购房按揭补贴;企业高管及职工子女入学有“专属保障”;员工参加技能培训、考取证书还能领补贴。2024年累计发放用工政策奖补近60万元。2025年以来,稳岗返还、扩岗补助等资金已覆盖76家企业,发放金额超135万元,政策红利直抵企业与劳动者。

针对“招工信息不对称”问题,武平创新探索“有意义+有态度+有温度+有活动”的宣传路径,让就业政策与岗位资源“走出办公室、走进百姓家”。2025年,当地印制3万余份就业政策礼包,在动车站、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张贴,扩大政策知晓范围;联合教育局编写《致留守学生家长的一封信》,通过教师家访传递“返乡就业”温情,唤醒家长返乡工作意愿;联动文体旅游局创排《五老太贺喜》《我也回武平》等文艺作品,在“乡村春晚”中植入招工宣传信息,带动70余个村居参与,有效搭建起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信息桥梁”。

为精准匹配企业用工需求,武平建立多层级服务机制,一方面,建立“挂钩服务企业机制”,为重点企业配备专属用工联络员,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活动,县委主要领导主持“企业夜谈会”,相关部门班子成员带队走访调研,实时掌握企业用工动态;另一方面,2025年9月组织各乡镇排查非在企劳动力,摸清8308人就业意愿。同时,健全县、乡、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将基层服务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切实打通服务企业与劳动者的“最后一公里”。

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方面,武平推动招聘常态化,多维度拓宽用工渠道。每月21日设立“企业招聘日”,结合专项活动开展“小而精”专场招聘会,截至目前已开展线上线下招聘29场,494家企业提供超1万个岗位,为企业输送2000余名员工;组织企业参与“书记、市长进校园”活动,赴江西高校开展引才工作,同时跨省招工,扩大人才吸纳范围;通过家访动员28名留守学生家长留武就业,其中12人成功入职高新区企业。

“目前,武平服务生产企业已达160家,产业工人超1.1万人,较2020年增长10.1%。”武平县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更多]时政动态
[更多]新闻资讯
[更多]政务公开
  • 闽ICP备 2021003204号-1
  • 闽公网安备 35082402000139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36
  • 主管:中共武平县委宣传部 主办:武平县融媒体中心 地址:福建省武平县平川街道政府路98号
  • 邮政编码:364300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扫黄打非及涉未成年人、涉企网络侵权专用举报电话:0597-3339039
  • 武平新闻网投稿、网民意见收集及举报邮箱:xw@wprmt.cn;举报电话0597--3232222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
  • 武平新闻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