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平县武东镇将特色养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让福建白兔从山间兔舍“蹦”向了广阔市场,蹚出了一条富民增收的新路径。 10月17日,记者走进位于武东镇六甲村的福建白兔保种场,悠扬的音乐萦绕耳畔,兔舍内环境整洁,一只只通体雪白、眼神灵动的福建白兔或觅食或休憩,憨态可掬。 福建白兔保种场场长饶荣华介绍,“我们场现有养殖规模3000多只,分为圈养跟林下养殖。圈养是为了更好地保种,林下养殖是为了增强它的野性和体质。目前保种场正在扩建,以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 据悉,该保种场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通过播放音乐等方式为兔子营造舒缓的生长环境。 与此同时,武东镇的白兔规模化养殖也蓬勃发展。在位于武东镇炉坑村的红英家庭农场内,上万只白兔状态良好。农场主练红英正穿梭于兔舍之间,仔细查看兔子的生长情况。 “我这个兔场大概有兔子1万来只,主要销往广东潮州一带及附近周边几个县城,订单情况很稳定,效益不错。”练红英满意地说。 福建白兔,又称“梁野白兔”,是武平县特有的地方兔种,因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深受市场欢迎。2014年,福建白兔被正式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成为国家级保护品种。 近年来,武东镇立足生态优势,将“福建白兔”特色产业作为推动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通过实施“短、平、快”养殖项目,成功吸引了众多农户养殖。从保种育种到规模化养殖,福建白兔已成为武平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