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批县派驻村工作启动后,武平县文体旅游局派驻岩前镇大布村第一书记肖文秀迅速褪去“机关气”,融入“泥土味”,在田间地头与村民同呼吸、共命运。做过几十年财务工作的她,巧妙运用“运算思维”,躬身力行,以绣花功夫描绘大布村发展“锦绣蓝图”。 大布村位于闽粤交界,与广东省蕉岭县的叶田村接壤,距县城43公里、集镇2公里,是武平县的“南大门”,205国道、长深高速穿村而过。全村面积10.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94亩,山林面积13060亩,有1075户4228人,11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是岩前第二大村。曾获得“省传统古村落”“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一村一品(蔬菜)示范村”“市十佳乡风文明村”“金牌旅游村”等多项荣誉。 巧做“加”法 绣出干群“连心图” 肖文秀坚持走访特殊群体、矛盾纠纷户和产业带头人,深入田间地头倾听民声,记录并解决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她主动帮助重病患者申办残疾证,联合镇村干部开展“寒冬送温暖”行动,慰问残疾人员、困难党员和退役军人等群体,通过实际行动密切干群关系,变“干部干、群众看”为“干群一起干”。 巧做“减”法 织出民生“祥和图” “把麻烦留给自己,把便利让给村民”是肖文秀的工作准则。初到大布,她便深入排查民生短板,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10万元,推动堆贝组连接东峰村环村道路和乐亭连接灵岩村崇山下道路改造,以及村东片区农田灌溉水渠拦水坝修复等项目落地实施,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她不回避矛盾,主动告知来访群众联系方式,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巧做“乘”法 描出产业“富裕图” 她积极推动闽粤省际货运物流集散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带动区域物流发展;持续推行“党建+产业”模式,整合资源吸引返乡人士发展特色农业;按照“农业+研学”思路,开展亲子采摘等活动,推动产业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发展”转变,促进村民收入持续增长。 巧做“除”法 绘出治理“幸福图” 肖文秀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组织党员群众清除卫生死角,提升村容村貌;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村干部家属带头“零彩礼”结婚,树立文明新风;定期公开村务财务,让集体账目透明化。一系列举措有效扫清了发展障碍,绘就了环境美、风气正、生活甜的乡村画卷。 “下一步,我们将锚定‘生态立村、产业强村、文化兴村’发展路径,按照2025-2027年乡村振兴三年规划,推动村庄发展从‘外部输血’向‘内生造血’转变,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展望未来,肖文秀信心满满地表示。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