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在武平县中山河流域水生态修复工程(城厢段)项目施工现场,工程机械和工人协同配合,正在紧张作业。该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升流域上游水生态环境自净能力,对巩固国省控断面水质起到重要作用。而这一生态工程的实施,得益于城厢镇人大主席团的持续监督与有力推动。 近年来,城厢镇人大主席团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监督重点,综合运用专项审议、票决制、重点建议督办和专题调研等监督方式,为“美丽城厢”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专项审议 强化监督刚性 在城厢镇二届人大八次会议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再次作为单项议题接受专项审议。为确保审议质量,会前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开展实地调研,对生活污水处理终端、农村垃圾收运点等进行明察暗访,掌握第一手资料。 审议过程中,代表们围绕小流域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难点问题提出尖锐提问。镇长汤文斌所作的专项工作报告,从“成绩单”转变为“责任状”。会后,详细的审议意见书连同问题清单移交镇政府,要求限期反馈整改情况,确保审议取得实效。 票决制 民生实事由民做主 “现在管道重新铺过,难题彻底解决了!”在城厢镇南通村新完工的地下管网旁,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钟富正说道。这个总投资996余万元、惠及1.5万人的民生项目,是通过人大代表票决制确定的。 城厢镇人大推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在年初城厢镇人代会上,由镇政府提出的候选项目经代表们充分讨论后,由全体代表无记名投票差额决定最终入选项目。南通片区地下管网改造因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而高票当选。项目确定后,代表们组成监督小组,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全程跟踪,确保项目落到实处。 重点督办 解决群众关切 环境问题是每年城厢镇人代会上代表建议最关注的。镇人大建立重点建议督办机制,每年选取1至2件事关全局、群众反映强烈的环保建议,由主席团成员牵头重点督办。 2025年初,针对代表提出的“整治环城东路两侧乱倒垃圾”的建议,镇人大多次组织代表与承办部门负责人现场办公。通过设置监控、设立警示牌、增加清运频次等措施,这一顽疾得到根治。这种“一竿子插到底”的督办方式,确保了建议办理从“答复满意”走向“结果满意”。 专题调研 找准治理良策 镇人大坚持问题导向,将专题调研作为推动生态治理的重要手段。主席团连续数年组织代表深入各村,围绕环境整治、生态农业等主题开展调研。在文溪村人工湿地、凹坑村生态缓冲带,代表们细致考察项目建设与运行情况,既总结经验,也查找不足。 调研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代表们围绕发现的农业污染防治、防洪设施建设等问题,向相关部门负责人提出质询。被问询部门负责人当场作出整改承诺,推动了一系列问题的解决。 监督不止步,青山定常驻。城厢镇人大通过全方位、全周期的监督闭环,用实干与担当守护着辖区的绿水青山,展现了新时代基层人大工作的积极作为。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