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时节,武平县武东镇六甲村“稻蛙共生”示范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与欢跃的虎纹蛙相映成趣,生动演绎着“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生态美景。作为全镇首个“稻蛙共生”示范基地,六甲村通过这一创新农业模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走进示范基地,只见10亩稻田被白色纱网整齐围隔,水稻与蛙群和谐共生。清晨薄雾中,村民们正忙着收割稻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水稻为蛙提供栖息地,蛙为稻除虫供肥,形成了完美的生态闭环。”村党支部书记、养殖户温琼生介绍,这种模式使化肥使用量显著减少,稻米品质达到绿色标准,蛙肉因天然养殖而格外鲜美。 温琼生算了一笔账:基地亩产生态虎纹蛙1800斤、水稻1000斤,每亩产值可达3.5万元,效益比传统水稻种植翻了几番。而这一模式不仅带动了产业增效,更促进了农民增收,农忙时节每日可吸纳十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在家门口每天能挣100多元,既增加了收入,又不耽误照顾家里。”正在劳作的村民朱春兰笑着说道。 从诗意田园到生态实践,六甲村以“稻蛙共生”破解农业增效难题,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