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幕落定,余韵悠长。8月7日晚,2025客家戏剧周暨闽粤赣民营剧团交流演出在武平县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广场迎来收官之夜。为期四天的艺术盛会集中展示了闽粤赣桂台五地客家戏剧的独特魅力,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中国剧协副主席、二度梅花奖得主柳萍,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原所长宋宝珍等专家到场观演并进行点评。武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阳基及周边市民到场观看了演出。 收官演出汇聚了福建省内多家艺术院团的经典剧目。连城县木偶艺术传习中心带来的提线木偶情景舞蹈《月下牵灯》,创新性地将传统木偶技艺与现代舞蹈艺术相融合,赢得观众阵阵掌声;龙岩市汉剧传习中心献演的闽西汉剧《扈家庄》,以铿锵的唱腔和精湛的武戏展现了汉剧的独特韵味;上杭县客家木偶艺术传习中心的《水漫金山》选段,则通过细腻的木偶表演再现了经典神话故事。 “活动期间,见识到了广东、赣州及其他地方的一些优秀剧种,对于我们闽西客家木偶戏今后的传承保护发展、多剧种融合和剧目创作上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也开拓了思路。”连城县木偶艺术传习中心副主任李绅表示收获颇丰。 此外,永定区客家土楼艺术团的山歌独唱《阿妹从细爱唱歌》、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的闽西汉剧选段《百姓镇轶事》,以及龙岩山歌戏传习中心的山歌戏《追车记》等节目,均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生动的艺术表现,让现场观众沉浸于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 “这次的活动不单单是一个艺术的展演,也让方言古语能在这里回响,特别是让年轻的观众们看到了我们传承的魅力与力量。”永定区客家土楼艺术团演员张冬梅感慨地说道。 戏剧周自8月4日启动以来,共有来自五地的26家院团,为观众带来了近50个精彩的戏剧节目,涵盖闽西汉剧、赣南采茶戏、广东汉剧等10余个剧种。活动期间特别设置了“江西”“广东”“福建”三个主题展演日。这场艺术盛会不仅展现了客家戏剧的深厚底蕴,更通过不同剧种之间的对话与交融,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这次客家戏剧周活动的举办,不仅为五地的文化交流搭建了优质的平台,集中展现了客家戏剧艺术繁荣发展的最新成果,更以戏剧为纽带,让客家文化的根脉在交流中愈发深厚。”武平县文体旅游局局长李娟表示,接下来,武平将会继续以客家戏剧为桥梁,深化五地的文化互动与旅游协作,让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也期待更多朋友们通过戏剧认识武平、走进客家,共同续写这段文化交融的佳话。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