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弃在厦门经营的早餐店,武平县桃溪镇90后青年何伟明怀揣对家乡土地的眷恋和对农业的热爱,于2025年毅然携家人回到桃溪镇湘坑村,开启了他的新农人之路。凭借着在种粮大户王建兵身边三年磨砺出的扎实种植技术和娴熟农机操作本领,何伟明立志在家乡的田野上干出一番事业。 创业伊始,何伟明夫妇便倾尽积蓄,第一季便承包80余亩土地种植早稻。他精心管理,禾苗长势喜人。其决心和潜力得到村两委认可,积极协助其流转土地、复垦撂荒地。至晚稻时节,他的承包面积已成功突破百亩。农忙期间,何伟明雇佣本地村民30余人参与田间管理,并特意吸纳了4名脱贫户,既解决了用工需求,也为乡亲们提供了家门口的增收渠道。 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因土壤耕作层过深,何伟明的小型旋耕机“趴窝”。前期投入在撂荒复垦、农资购买和雇工工资上已耗尽流动资金,高昂的外包犁地费用让夫妇俩压力巨大。 就在何伟明夫妇一筹莫展之际,桃溪镇政府精准施策,送来“及时雨”:对撂荒地复垦、农资和人工等刚性支出,镇政府启动产业扶持预案,为何伟明预拨1万元启动资金,解了燃眉之急,稳住了生产基本盘。针对农机难题,镇政府特批1万元农机购置预借款,专项用于解决大型农机需求。 两万元政策“活水”精准滴灌,迅速转化为一台崭新的旋耕机轰鸣入田。百亩晚稻如期铺展新绿,奏响了一曲政策扶持与辛勤汗水交织的田园交响。 站在生机盎然的田埂上,何伟明目光坚定,“有技术、有政策、有家人支持,这条路,我走定了!”他对未来充满信心:计划明年将种植规模扩大到200亩,并持续升级农机装备。这位年轻的新农人,正用汗水和智慧,将个人梦想深深根植于家乡振兴的沃土。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