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全省第三批“婚俗改革试验区”,武平县聚焦高额彩礼这一传统婚嫁陋习,推出“零彩礼”“低彩礼”十项正向引导措施,从精神激励到物质福利,多维度推动婚嫁新风落地。目前,全县彩礼金额已下降约35%,“轻婚俗、重感情”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十项措施“真金白银” 为新风筑牢“压舱石” 武平县对被认定为“零彩礼”或“低彩礼”的家庭实行正向十项引导措施,覆盖精神表彰、生活服务、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等多个维度,既传递政策温度,又给出实际福利。 从“政策倡导”到“主动选择” 新风已生“内驱力” 政策的落地不仅带来了彩礼金额的下降,更改变了群众的婚嫁观念。一位“零彩礼”新人在感谢信中提到“这份关怀既是物质支持,更是对‘婚嫁新风’的有力倡导”。这种认可背后,是政策从“强制约束”到“正向激励”的转变,通过“给实惠”让群众感受到“零彩礼”不仅是“省钱”,更是“受益”。 自“高额彩礼”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武平县“零彩礼”“低彩礼”新人数量显著上升,截至目前,全县共有130对新人践行“零彩礼”、154对新人践行“低彩礼”。参与“零彩礼”“低彩礼”的家庭平均节省开支15-25万元,超百户家庭将彩礼资金转化为创业资本,推动特色种植、养殖、电商等产业蓬勃发展,资金从“彩礼库”流向“产业池”,激活乡村经济发展新引擎。 福利再加码 让新风长出“常青藤” 为让文明婚恋观深入人心,武平县将进一步完善“零彩礼”“低彩礼”新人优惠政策,在现有十项正向引导措施基础上,计划从创业扶持、购房优惠、医疗保障、文旅服务等更多领域拓展福利范围——具体包括为新人提供创业贷款贴息、提供购房补贴、婚后健康体检套餐补贴、县域内文旅项目专属折扣等。这些措施将进一步完善“婚俗改革”的支持体系,让“零彩礼”“低彩礼”从“短期选择”变为“长期共识”,推动文明乡风在城乡持续扎根。 从一张签名贺卡到一份就业岗位,从景区门票到子女教育保障,武平县用“细致入微”的政策设计,让“移风易俗”不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群众可感可知的实惠。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以彩礼论高低”的旧俗,正在被“以感情论深浅”的新风取代,为全省婚俗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武平经验”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