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在桃溪镇2025年春节“村BA”篮球联赛中,鲁溪村篮球队在14支队伍中“杀”出重围勇夺冠军,让这座小村“火出圈”。这颗篮球不仅承载着几代人的热爱,更展现了体育精神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近期,小编也专程前往鲁溪村,采访了鲁溪村篮球队教练,一同探寻鲁溪村篮球队的夺冠“密码”。 逆袭背后的热血故事 决赛场上,上半场的比分一度落后,但鲁溪村的队员们用行动诠释了何谓“永不言弃”,他们咬紧比分,沉着冷静,密切配合,最终实现反超夺冠。教练兼队员童金茂——国家篮球一级裁判、篮球二级运动员,从赛前针对性战术分析到临场指挥,他带领这支队伍完成了强势逆袭。作为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赛五人制篮球总决赛季军,童教练感慨道:“篮球于我,是情怀,更是回馈社会、回馈家乡的方式。”童金茂这支由15人组成的球队中,基本是高中生和大学生,最小的球员读高一。他们分散在各地求学或工作,却因篮球紧紧凝聚。“篮球是火柴一样的一个点,点燃了,大家就聚在一起。”童教练说道。这种凝聚力,正是鲁溪篮球的厚重底色。谈到为什么能赢,童教练认为首先是心态好,“上场就一句话:拼!赢了最好,输了也无所谓,尽情去享受比赛,让村民看到一场热血沸腾的表演!”他坦言,去年止步第四的挫折也让队伍更加坚韧,大家都很团结,团队的凝聚力更强了,“只有输过,才知道怎么赢。”如今,夺冠的喜讯传遍十里八乡,球场上的热血少年也成了村民心中的新偶像。 乡情浇筑的篮球基因 2019年,在鲁溪村两委的组织发动下,鲁溪村民们自发捐款,对原鲁溪小学旧址进行了改建升级,建成了全民文体中心,风雨篮球场、羽毛球场、茶话室、台球室、乒乓球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文体中心落成之后,更是成了全体村民健身、阅读、聊天、聚会的好去处,不但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更有效帮助孩子们远离手机游戏、村民们远离牌桌酒桌,转身投入健康向上的体育运动。 自2020年春节风雨篮球场建成伊始,在鲁溪村两委的组织带动与乡贤、企业的支持赞助下,鲁溪村已连续开设四期村级篮球公益训练营,训练营设置了大、中、小三个班,并为参训的孩子免费提供篮球训练和球服。每天各安排一个教练,上午开展为期一个半小时的篮球训练,下午则组织村里6个片区篮球队举办球赛。在童金茂教练的牵头下,村里的大学体育教授、中小学体育老师和专业教练自发组成公益篮球教练团队,舍弃假日休息和家人团聚时间为孩子们提供专业技术指导,篮球文化蔚然成风。今年春节期间,训练营参训人数已经高达117人,年龄覆盖6-15岁青少年。往期篮球训练营集体照小编还了解到一个细节,一些幼儿园小朋友也报名了本期篮球训练营,教练们特意为他们专门设置了小篮筐,“孩子投中了就有成就感,明天还想来。”正是这种“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和模式,让篮球成为鲁溪村培养青少年集体荣誉感和健康爱好的“桥梁”,形成了鲁溪青年强身健体、热爱体育运动的新风尚。 热爱不熄,照亮征途 夺冠后,村里还计划继续升级篮球场硬件设施,进一步改造球场,增设观众席、国旗台,“要让孩子们抬头就能看见荣誉。”更令人动容的是,村里乡贤都很热心公益事业,自身实现发展后不忘反哺家乡,村里的公益事业他们从来都是一呼百应。“村里人的支持、包容、团结,这才是我们赢球的底气。”童教练感慨地说道。如今,篮球训练营的孩子们在赛场上高喊“为鲁溪争光”,这份集体荣誉感,正悄然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