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有美食和远方不能辜负。”对于美食的热爱,长久根植在中国人的文化里。从“淄博的烧烤”、“哈尔滨的冻梨”到“天水的麻辣烫”……跟着舌尖去旅游的“美食游”持续走热。如何让美食旅游成为撬开武平文旅经济发展的密码?武平县美食协会会长朱兰华认为要挖掘和传承地方美食文化,让美食旅游既有烟火气,也有文化味。 “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有时候会短暂性地选择逃离,去到另外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住几天,不一定是去景点打卡,他可能就是走走逛逛,吃吃当地的美食,让自己放空。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武平有发展为旅居城市这个优势,也具备这种气质和调性。”说到武平县委、县政府把武平定位为旅居城市并加以打造,朱兰华表示非常认同。 当前美食旅游已成为旅游业中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分支。 朱兰华说,“我个人也是美食爱好者。在我看来,美食旅游现在之所以这么受追捧,是因为它不只是简的‘吃’与‘喝’,它更是一种文化体验和情感交流。以淄博的烤肉为例,游客到那个地方不仅能品尝到美味的烤肉,更能融入当地生活,深入体验当地民众那份独特的热情好客,这是美食赋予出游更重要的一种价值。” 作为从事餐饮行业30年之久且土生土长的武平人,朱兰华对武平美食更是如数家珍,“武平美食文化底蕴还是很丰厚的,相传在南宋时期就有厨师利用本地产的禽畜肉类和山珍与外来的海产品烹制成风味独特的武平客家‘翔翼宴’,‘翔翼宴’菜色繁多,品类丰富,原料易得,且价格适中,老少咸宜。如今,具有武平地方特色的象洞鸡、岩前黑山羊、中山酿豆腐、东留捶鱼、伏虎红菌豆腐渣、猪胆干、簸箕粄、珍珠粉、苎叶粄、黄粄、中山(武所)十八子糕点、岩前石灰酥花生等地标美食也颇受追捧。” 游客来了,怎样才能让他们吃得好、留得住?培育餐饮消费新热点,通过美食来提升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朱兰华看来,“首先,我们要挖掘和传承地方美食文化,可以通过举办美食节、烹饪大赛等活动,挖掘更多的老字号、名菜、名厨、名小吃等资源,展示地方美食的独特魅力;其次要做好美食产品的创新和研发,比如新食材的使用、烹饪方法的改进等,开发以美食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体验地方美食;我们在做好品质控制,确保美食产品和服务达到一定的质量标准的同时,也要关注游客对美食文化内涵的需求,讲好美食背后的故事,让美食旅游既有烟火气,也有文化味。”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