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武平县召开了文旅经济发展大会。会上,武平县提出要充分发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优势,将“旅居”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立足武平特色,加大文旅产品开发力度、聚力发展文旅经济、提升城市“暖”的内核,建设更有温度的旅居武平。 大会的召开在全县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紧密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为打造“主客共享·舒适温暖”旅居武平城市贡献力量。 武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江禄全说,“大会为我们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精神指明了方向、路径和措施。作为交通运输部门,我们将树牢‘交通+旅游’融合发展的理念,立足文旅基础链条上‘行’的环节,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快进慢游’综合交通网络,确保全县旅游景区快速通达,将安全、便捷、畅通的交通流量转化为交旅融合的‘经济动能’,为‘文旅武平’建设贡献交通力量!” 武平县商务局局长连聪香说,“武平县文旅经济发展大会成功激活了我县文旅产业。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提升酒店服务,鼓励酒店转型推广深度旅居体验,从向游客卖床位、卖房间向卖体验、卖生活转变。同时,深入挖掘武平美食特色,推出美食地图,引领美食探索。此外,聚焦美好生活场景,讲好武平故事,结合电商‘一月一活动’,策划一系列活动与内容创作,邀请短视频创作者分享武平旅居故事,展现武平温暖瞬间。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旨在将武平打造为高品质居住与美食探索的旅居城市,进一步推动文旅经济繁荣发展,为武平注入更多活力与魅力。” 武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钟万金说,“县农业农村局将更加注重拓展农业农村的多种功能和业态,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一方面要聚焦和美乡村建设。以阳民、捷文、尧禄乡村振兴试点示范为引领,示范带动更多村庄演变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聚焦特色品牌打造。积极开展福建省美丽休闲乡村、美丽休闲农业示范点培育,因地制宜,深入挖掘农业的休闲观光功能,打造更多像松花寨生态茶庄园、梁野久谣三产融合基地这样个性化、差异化的本土特色乡村旅游品牌;同时还要聚焦乡村人才培育。加大‘新农人’培育力度,引入更多像廖雪涵这类擅长乡村运营的乡土能人,发挥他们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的作用,激活乡村发展活力。” 武平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综合执法二大队大队长钟振添表示,“我们要以高标准严要求加大对城区公共区域的清洁力度,深入整治违规占道经营、乱摆乱放等行为,维护城市良好秩序;优化城区绿化布局,打造更多的绿色景观带,让武平四季有花、处处皆景;提升街边多功能座椅、路口遮阳棚等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水平,确保道路平整、路灯明亮和公厕清洁卫生,为游客的旅居生活提供便利条件,充分展示武平‘主客共享·舒适温暖’的城市之美。” 武平县文化馆馆长黄梅平表示,“作为文化部门的中坚力量,我们要领悟并迅速落实县文旅经济发展大会精神,挖掘全民享文化内涵、加快推进‘非遗+研学+旅游’融合发展,通过策划与运营,将祺园非遗馆打造成一个既有非遗传承功能,又兼具本地居民和游客文化消费并存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多开发非遗体验课程,打造沉浸式的文化之旅, 让游客和市民在参与中感受武平非遗的独特魅力;开发融入武平非遗文化元素的、带有武平标签的专属非遗伴手礼,促进旅游消费;满足市民游客‘吃非遗’‘玩非遗’‘赏非遗’‘学非遗’‘购非遗’的需求,让非遗成果惠及大众,在创新中保护,在传承中发展,激活非遗内在的强大生命力。” 编辑:陈荣香 审核:林向荣 终审:钟晓芳 |
1、凡本网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武平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武平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武平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